时间: 2025-05-04 10: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6:22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谁愿意去栽培这棵树呢?这黄泥做的小亭子和白茅盖的房子。
新的蒲草和柳树长了三年,便可以用它们给儿孙做屋梁。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表达了对自然和家庭传承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栽培和建设的重视。
龚自珍(1792-1841),字舫,号澄怀,晚号自珍,清代诗人、政治家,著有《己亥杂诗》等。龚自珍一生致力于改革,诗风独特,情感真挚。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晚年的作品,创作于他对社会变革深感焦虑的时期。诗中充满了对家国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展现了龚自珍对自然和家庭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作者以“谁肯栽培木一章”引入,表达了对生命和成长的渴望。接着描绘了黄泥亭子和白茅堂的朴素景象,传达出一种对乡土的依恋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第三句“新蒲新柳三年大”蕴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新,表现了诗人对后代的关心和期望。最后以“便与儿孙作屋梁”收尾,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强调了家庭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展现了龚自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通过对土地的亲切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体现了他关心社会、关注后代的情怀。
整首诗强调了生命的延续与家庭的传承,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后代的殷切期望,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木一章”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后代的什么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