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3:0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03:13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里门风俗尚敦庞,
年少争为齿德降。
桑梓温恭名教始,
天涯何处不家江。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的风俗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敦厚与包容,年轻人争相以德行来展现自己的价值。乡土的文化和教化才刚刚开始,而在天涯海角,又哪里没有属于自己的家乡呢?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璱,号佩弦,晚号香涛,清朝末年诗人、政治家,敢于直言,曾参与维新运动,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和社会影响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道光年间,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与对年轻一代的期待。
《已亥杂诗 150》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风俗和年轻人的德行追求,呈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乡土社会。诗的开头“里门风俗尚敦庞”便勾勒出了一幅温文尔雅的乡村图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接着,提到年轻人在德行上的竞争,显示出时代的变化与年轻人的责任感。
在“桑梓温恭名教始”中,提到的“桑梓”意象蕴含着深厚的乡情,反映出作者对家乡文化的珍视。而后一句“天涯何处不家江”则引申出对家乡的思念,无论身处何地,家乡的江河依然在心中流淌,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归属感。
整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与个人价值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故乡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忆,展现了年轻一代对德行的追求以及对家乡的思考,体现了浓厚的乡土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年少争为齿德降”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年轻人追求财富
B. 年轻人重视德行
C. 年轻人对家乡无感
D. 年轻人不重视教育
“桑梓温恭名教始”中“桑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故乡
C. 教育
D. 传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