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沁园春·说与学人》

时间: 2025-04-29 17:14:20

诗句

说与学人,火无斤两,候无卦爻。

也没抽添,也无作用,既无形象,不必烹炮。

件件非真,般般是假,着意作工空谩劳。

君知否,但一切声色,都是讹肴。

见闻知觉俱抛。

直打并、灵台无一毫。

更休言炉灶,休寻药物,虚灵不昧,志力坚牢。

神室虚闲,灵源澄静,就里自然天地交。

全真辈,苟不全真性,劫运宁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4:20

原文展示:

沁园春·说与学人 李道纯 〔元代〕

说与学人,火无斤两,候无卦爻。 也没抽添,也无作用,既无形象,不必烹炮。 件件非真,般般是假,着意作工空谩劳。 君知否,但一切声色,都是讹肴。 见闻知觉俱抛。 直打并灵台无一毫。 更休言炉灶,休寻药物,虚灵不昧,志力坚牢。 神室虚闲,灵源澄静,就里自然天地交。 全真辈,苟不全真性,劫运宁逃。

白话文翻译:

告诉学习的人,火没有重量,时间没有卦象。 也没有抽取和添加,也没有作用,既然没有形象,就不需要烹饪和炮制。 每一件都不是真的,每一样都是假的,刻意做工只是徒劳。 你知道吗,但所有的声音和色彩,都是错误的。 视觉、听觉、知觉都抛弃。 直接清理心灵,不留一丝杂念。 更不用说炉灶,不用寻找药物,心灵清明不糊涂,意志坚强。 神圣的居所空闲,灵性的源头清澈,自然与天地相交。 追求真我的人,如果不完全追求真性,灾难怎能避免。

注释:

  • 火无斤两:比喻修行中不应过分计较细节。
  • 候无卦爻:比喻修行不应依赖占卜和预测。
  • 抽添:指修行中的具体操作,这里表示不需要。
  • 烹炮:比喻不必要的繁琐过程。
  • 讹肴:错误的、不真实的事物。
  • 灵台:心灵、心境。
  • 虚灵不昧:心灵清明,不糊涂。
  • 神室:指心灵或内在的居所。
  • 灵源:指灵性的源头或本源。
  • 全真:追求真我,追求内在的真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道纯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涉及道家思想和修行理念。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修行方法的看法,强调内在的清明和真实,反对形式主义和繁琐的修行步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对当时修行界过分注重形式和细节的现象感到不满时创作的,旨在提醒修行者回归内心的清明和真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修行的独特见解。诗中,“火无斤两,候无卦爻”等句,用比喻的手法,批评了过分注重形式和细节的修行方式。作者强调,真正的修行应该是内心的清明和真实,而不是外在的繁琐操作。诗的最后,“全真辈,苟不全真性,劫运宁逃”,更是直接点明了追求真我的重要性,如果不追求内在的真实,灾难是无法避免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和真实的核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说与学人,火无斤两,候无卦爻:告诉学习的人,修行不应过分计较细节,不应依赖占卜和预测。
  2. 也没抽添,也无作用,既无形象,不必烹炮:修行中不需要具体的操作,也不需要繁琐的过程。
  3. 件件非真,般般是假,着意作工空谩劳:每一件都不是真的,每一样都是假的,刻意做工只是徒劳。
  4. 君知否,但一切声色,都是讹肴:你知道吗,但所有的声音和色彩,都是错误的。
  5. 见闻知觉俱抛:视觉、听觉、知觉都抛弃。
  6. 直打并灵台无一毫:直接清理心灵,不留一丝杂念。
  7. 更休言炉灶,休寻药物,虚灵不昧,志力坚牢:更不用说炉灶,不用寻找药物,心灵清明不糊涂,意志坚强。
  8. 神室虚闲,灵源澄静,就里自然天地交:神圣的居所空闲,灵性的源头清澈,自然与天地相交。
  9. 全真辈,苟不全真性,劫运宁逃:追求真我的人,如果不完全追求真性,灾难怎能避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火无斤两”、“候无卦爻”等,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喻修行的原则。
  • 排比:如“也没抽添,也无作用,既无形象,不必烹炮”,通过排比强调修行的简洁性。
  • 对仗:如“件件非真,般般是假”,通过对仗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强调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清明和真实,反对形式主义和繁琐的修行步骤。作者通过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强调修行的本质在于内心的清明和真实,而不是外在的繁琐操作。

意象分析:

  • 火:比喻修行的热情和动力,但不应过分计较。
  • 候:比喻时间,修行不应依赖占卜和预测。
  • 灵台:心灵、心境,比喻内心的清明。
  • 神室:指心灵或内在的居所,比喻内心的宁静。
  • 灵源:指灵性的源头或本源,比喻内心的清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火无斤两”比喻什么? A. 修行的热情 B. 修行的细节 C. 修行的方法 D. 修行的结果

  2. 诗中“候无卦爻”比喻什么? A. 修行的热情 B. 修行的细节 C. 修行的方法 D. 修行的结果

  3. 诗中“全真辈,苟不全真性,劫运宁逃”表达了什么? A. 追求真我的重要性 B. 追求外在的繁琐 C. 追求形式主义 D. 追求占卜和预测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著作,强调无为而治和内心的清明。
  • 《庄子》:庄子的著作,通过寓言和故事传达道家的思想。

诗词对比:

  • 《道德经》与《沁园春·说与学人》:两者都强调内心的清明和真实,反对形式主义。
  • 《庄子》与《沁园春·说与学人》:两者都通过寓言和故事传达道家的思想,强调自然和真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德经》:老子的著作,深入了解道家思想。
  • 《庄子》:庄子的著作,通过寓言和故事传达道家的思想。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了解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村居二首 宿紫阁山北村 京兆府栽莲 闻虫 江楼月 雪夜小饮赠梦得 船夜援琴 春风 湖亭望水 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论谕 梅花笛 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鱼雁沉杳 闲情逸趣 包含鼎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旱苗得雨 皮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田里 包含臼的成语 炊沙成饭 六合同风 苛政猛虎 使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