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1:35
原文展示:
蝶恋花(挟翠桥)
洒面松风凉似水。下看冰泉,喷薄溪桥底。叠叠层峰相对起。家居却在深山里。枝上凌霄红绕翠。飘下红英,翠影争摇曳。今夜岩扉休早闭。月明定有飞仙至。
白话文翻译:
微风拂面,清凉如水。低头望去,冰冷的泉水在溪桥下喷涌。层峦叠嶂,相对而立。家却隐藏在深山之中。树枝上,红花环绕着绿叶。红花飘落,绿影摇曳。今晚岩门不要早早关闭。明亮的月光下,定会有仙人飞来。
注释:
- 洒面:指微风轻拂面庞。
- 松风:指松林间的风。
- 冰泉:形容泉水清凉如冰。
- 喷薄:形容泉水喷涌的样子。
- 叠叠层峰:形容山峰层叠,连绵不断。
- 凌霄:形容高耸入云。
- 红英:指落花。
- 翠影:指绿叶的影子。
- 岩扉:指山中的门户。
- 飞仙:指传说中的仙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鎡,字功甫,号南湖,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隐逸之情。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深山之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居的景象。首句“洒面松风凉似水”,以清凉的松风比喻水的凉爽,形象生动。接着,“下看冰泉,喷薄溪桥底”,进一步以冰泉的喷涌,增强了山间的清凉感。后句“叠叠层峰相对起”,描绘了山峰的层叠,营造出深山的幽静。最后,“今夜岩扉休早闭。月明定有飞仙至”,以月明和飞仙的想象,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洒面松风凉似水”:以松风拂面的清凉感,比喻水的凉爽,形象生动。
- “下看冰泉,喷薄溪桥底”:通过冰泉的喷涌,增强了山间的清凉感。
- “叠叠层峰相对起”:描绘山峰的层叠,营造出深山的幽静。
- “家居却在深山里”:表达了隐居深山的愿望。
- “枝上凌霄红绕翠”:以红花环绕绿叶,描绘了树枝的美丽。
- “飘下红英,翠影争摇曳”:通过落花和绿影的摇曳,增添了诗的动感。
- “今夜岩扉休早闭”:表达了不希望岩门早早关闭的愿望。
- “月明定有飞仙至”:以月明和飞仙的想象,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洒面松风凉似水”,将松风比喻为水的凉爽。
- 拟人:如“翠影争摇曳”,赋予绿影以摇曳的动作。
- 对仗:如“叠叠层峰相对起”,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深山幽居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清凉的松风、喷涌的冰泉、层叠的山峰,以及红花绿叶的美丽,共同构成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风:象征清凉和自然。
- 冰泉:象征清凉和生机。
- 层峰:象征幽静和深远。
- 凌霄:象征高耸和美丽。
- 红英:象征落花和美丽。
- 翠影:象征绿叶和生机。
- 岩扉:象征隐居和神秘。
- 飞仙:象征神秘和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洒面松风凉似水”中的“洒面”指的是什么?
A. 洒水 B. 微风轻拂面庞
- “下看冰泉,喷薄溪桥底”中的“喷薄”形容的是什么?
A. 泉水喷涌的样子 B. 泉水流动的样子
- “今夜岩扉休早闭”中的“岩扉”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门户 B. 山中的洞穴
- “月明定有飞仙至”中的“飞仙”指的是什么?
A. 传说中的仙人 B. 飞翔的鸟
答案:1. B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居的幽静和自然美。
- 杜甫的《望岳》:描绘了山峰的壮丽和深远。
诗词对比:
- 张鎡的《蝶恋花(挟翠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居的幽静和自然美,但张鎡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意境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鎡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