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3:43
癸巳中秋次韵答陈润珊并示江南留京诸子 其三
作者: 黄爵滋
太行秋色来天外,
长啸江亭一倚栏。
咫尺尚难招好友,
逍遥何处揖仙官。
挥戈漫见阳乌返,
挟瑟空怜夜月弹。
廪粟虚糜竟何似,
瓣香惭愧爇诗坛。
太行山的秋色从天边而来,我在江边亭子上长啸,倚靠着栏杆。即使身边的朋友也难以相聚,逍遥自在的地方又在哪里才能拜见仙人。挥动戈矛却漫不经心地看到夕阳西下,手握瑟琴空自怜惜夜晚的月光演奏。仓库里的粮食虚耗到底有什么意义,香瓣的气味让我感到惭愧,怎么能在诗坛上燃烧自己?
作者介绍:黄爵滋(约1680-1720),清代诗人,号东瀛,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江南风光与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癸巳年中秋,诗人身处京城,思念故乡的朋友,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透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这首诗以太行山的秋色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开头的“太行秋色来天外”,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个清幽的中秋夜晚。诗人长啸于江亭,体现了他胸怀壮志,却又孤独无依的心境。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咫尺尚难招好友”表达了对友人难以相聚的无奈,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之感。
在“逍遥何处揖仙官”中,诗人渴望超脱世俗,寻求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而非现实中的孤独与烦恼。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挥戈漫见阳乌返”和“挟瑟空怜夜月弹”描绘了酒酣耳热的场景,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廪粟虚糜竟何似,瓣香惭愧爇诗坛”,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粮食的虚耗和对诗坛的惭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创作的自省。这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意象,还表达了深邃的情感,给人以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自省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阳乌”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风
“廪粟虚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友谊
B. 生活的意义
C. 自然风光
D. 诗歌创作
诗人希望在何处可以“揖仙官”?
A. 江边
B. 太行山
C. 逍遥之地
D. 诗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