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癸巳中秋次韵答陈润珊并示江南留京诸子 其三》

时间: 2025-08-10 01:55:35

诗句

太行秋色来天外,长啸江亭一倚栏。

咫尺尚难招好友,逍遥何处揖仙官。

挥戈漫见阳乌返,挟瑟空怜夜月弹。

廪粟虚糜竟何似,瓣香惭愧爇诗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1:55:35

原文展示:

癸巳中秋次韵答陈润珊并示江南留京诸子 其三
作者: 黄爵滋

太行秋色来天外,
长啸江亭一倚栏。
咫尺尚难招好友,
逍遥何处揖仙官。
挥戈漫见阳乌返,
挟瑟空怜夜月弹。
廪粟虚糜竟何似,
瓣香惭愧爇诗坛。


白话文翻译:

太行山的秋色从天边而来,我在江边亭子上长啸,倚靠着栏杆。即使身边的朋友也难以相聚,逍遥自在的地方又在哪里才能拜见仙人。挥动戈矛却漫不经心地看到夕阳西下,手握瑟琴空自怜惜夜晚的月光演奏。仓库里的粮食虚耗到底有什么意义,香瓣的气味让我感到惭愧,怎么能在诗坛上燃烧自己?


注释:

  • 癸巳:指的是农历的一个年份,具体年份为癸巳年。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但在此指“近在咫尺却难以相聚”。
  • 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 阳乌:指夕阳,乌是指鸟,阳乌即太阳西沉。
  • 廪粟:指粮食,廪是仓库,粟是粮食的总称。
  • 瓣香:香料,花瓣的香气。

典故解析:

  • 太行山:位于华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山脉,象征着雄伟的自然景观。
  • 仙官: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表示寻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 :古代兵器,这里引申为一种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爵滋(约1680-1720),清代诗人,号东瀛,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江南风光与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癸巳年中秋,诗人身处京城,思念故乡的朋友,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透露出淡淡的孤独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太行山的秋色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开头的“太行秋色来天外”,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个清幽的中秋夜晚。诗人长啸于江亭,体现了他胸怀壮志,却又孤独无依的心境。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咫尺尚难招好友”表达了对友人难以相聚的无奈,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之感。

在“逍遥何处揖仙官”中,诗人渴望超脱世俗,寻求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而非现实中的孤独与烦恼。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挥戈漫见阳乌返”和“挟瑟空怜夜月弹”描绘了酒酣耳热的场景,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廪粟虚糜竟何似,瓣香惭愧爇诗坛”,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粮食的虚耗和对诗坛的惭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创作的自省。这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意象,还表达了深邃的情感,给人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行秋色来天外:描绘秋天的太行山,色彩从遥远的天边映射而来,表现自然之美。
  2. 长啸江亭一倚栏:在江边的亭子中,诗人长声呼啸,倚靠着栏杆,表现了孤独和豪情。
  3. 咫尺尚难招好友:即使距离很近,也难以邀请朋友相聚,反映了现实的无奈。
  4. 逍遥何处揖仙官:在向往的逍遥之地,何处可以拜见神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5. 挥戈漫见阳乌返:挥动武器,无意间看到夕阳西下,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挟瑟空怜夜月弹:手握瑟琴,空自怜惜夜晚的月光,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廪粟虚糜竟何似:粮食的虚耗到底有什么意义,反映了对物质生活的思考。
  8. 瓣香惭愧爇诗坛:香气让我感到惭愧,诗坛应当追求更高的境界,表达了对创作的自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心境,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如“咫尺尚难招好友,逍遥何处揖仙官”,对偶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月光和香气被赋予了情感,使得意象更具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自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 江亭:代表着静谧与思考的空间。
  • 阳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代表着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香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阳乌”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风

  2. “廪粟虚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友谊
    B. 生活的意义
    C. 自然风光
    D. 诗歌创作

  3. 诗人希望在何处可以“揖仙官”? A. 江边
    B. 太行山
    C. 逍遥之地
    D. 诗坛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作,同样展现了对兄弟的关心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与本诗的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月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思念,但苏轼更注重对月的哲理性思考,而黄爵滋则更突出个人情感的孤独和对友谊的渴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三 归宗寺 次韵偶成 病中郭尉见访 和青州教授顿起九日见寄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木叶山 谢洞山石台远来访别 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 安厚卿枢密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二 思归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覆海移山 俟斤 歹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秘宇 剪发杜门 珠翠罗绮 祸在旦夕 幺字旁的字 包含越的成语 偃盖 低声哑气 方外之国 里字旁的字 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鞴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