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苏幕遮 别》

时间: 2025-05-04 10:40:20

诗句

月团圞,人邂逅。

月似当年,人似当年否。

往事心头潮八九。

怕到三更,早到三更后。

梦刚成,醒却陡。

昨夜惺松,今夜惺松又。

病里春归人别久。

不为相思,也为相思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0:20

原文展示:

苏幕遮 别
作者: 刘大白

月团圞,人邂逅。
月似当年,人似当年否。
往事心头潮八九。
怕到三更,早到三更后。
梦刚成,醒却陡。
昨夜惺松,今夜惺松又。
病里春归人别久。
不为相思,也为相思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月圆之夜,人们偶然相遇的情景。月亮依旧像当年那样美丽,但人是否依然如往昔呢?往日的回忆在心头翻涌,快要到三更时分,却又早早地感到孤独。梦刚刚成形,却又突然惊醒。昨夜的清醒与今夜的清醒又一次交替。生病的我,春天已经来临,可人却离我很久。不是因为思念而憔悴,也是因为思念而瘦弱。


注释:

字词注释:

  • 月团圞:形容圆月明亮而美丽。
  • 邂逅:偶然相遇。
  • 潮八九:形容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 怕到三更:担心夜深人静时的孤独。
  • 惺松:指清醒。
  • 病里春归:生病时春天已至,却感到孤独。

典故解析:
本词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而是通过自然景象和心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个人情感的流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大白,近代著名诗人,擅长词作。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
《苏幕遮 别》创作于作者生病期间,正值春天,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伤。诗中流露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苏幕遮 别》是一首抒情词,情感真挚且细腻。开篇用“月团圞”来描绘月亮的美丽,这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情感的寄托。月亮象征着美好与团圆,但紧接着“人似当年否”,则引入了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怀旧与惆怅的情绪。

“往事心头潮八九”,用潮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往事涌现的情景,令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动。诗人对夜深人静的恐惧,尤其是“怕到三更”,展现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心理,反映出他对失去的无奈与痛苦。

在“梦刚成,醒却陡”中,梦与现实的交错让人感到一种无力感,似乎美好的梦境总是难以持久。整首词在描绘个人情感时,融入了对季节更迭的感悟,这种对春天的期待与病中孤独的对比,让作品更具深度。

最后一句“不为相思,也为相思瘦”,则是对思念情感的深刻反思。即使不是因为思念而消瘦,思念本身也已使人憔悴。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团圞,人邂逅。:描绘月亮明亮的夜晚,暗示着美好相遇的可能。
  • 月似当年,人似当年否。:对比月亮的恒久与人事的变化,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往事心头潮八九。: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情感的波动加剧。
  • 怕到三更,早到三更后。:夜深时分的孤独,表现出对寂寞的恐惧。
  • 梦刚成,醒却陡。:梦境的脆弱,醒来后感到失落。
  • 昨夜惺松,今夜惺松又。:反复的清醒,象征着无尽的孤独。
  • 病里春归人别久。:春天的来临与人事的离散形成对比,突显孤独感。
  • 不为相思,也为相思瘦。:思念之情导致的憔悴,传达了复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往事心头潮八九”,将往事比作潮水,增强感情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如“梦刚成,醒却陡”,赋予梦以情感,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词主题围绕思念与孤独,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柔弱而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美好、团圆和思念。
  • 春天:代表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中却与孤独形成对比。
  • :梦境象征着渴望与希望,但又容易破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月似当年,人似当年否”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怀念过去
    • B. 对现在的满足
    • C. 对未来的期待
  2. 诗中“梦刚成,醒却陡”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 A. 梦境的美好
    • B. 现实的无奈
    • C. 对时间的珍惜
  3. “不为相思,也为相思瘦”中,“相思”指的是什么?

    • A. 对朋友的思念
    • B. 对恋人的思念
    • C.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反映情感与时光的流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描绘。

诗词对比:

  • 刘大白《苏幕遮 别》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表现了思念之情,但刘大白更偏向于孤独与无奈的感受,而李清照则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大白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韩子华江南安抚 灯花 并日得朱表臣酪及樱桃 滕学士九华山书堂 甘露寺 孙司谏知邓州 襄城对雪二首 和刘原甫白鹦鹉 缑山子晋祠以下陪太尉钱相公游嵩山七章其二 淮上杂诗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展拔 臼字旁的字 蝇攒蚁聚 包含推的成语 异姓陌路 绝甘分少 立雪求道 页字旁的字 快开头的成语 竹字头的字 孤标 无字旁的字 我盈彼竭 立刀旁的字 烹醢 包含舌的成语 讷言敏行 硬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