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44
老厌纷纷嬾入城,长亭小市近清明。
陇头下漏初芸草,陌上吹萧正卖饧。
多病更知生是赘,九原那恨死无名?
但余一事犹关念,万里唐安阙寄声。
我已厌倦了纷繁的尘世,不愿再入城中喧嚣。
长亭小市在清明节前显得格外热闹。
田野上,春草刚刚露出,
小路旁,吹着萧声的摊贩正在卖着甜食。
多病的人更觉生命如累赘,
在九原之地,又何必怨恨死无名?
然而,心中仍有一件事挂念,
在万里之外,我向唐朝的安阙寄去我的思声。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金朝入侵与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柔和的抒情,作品广泛涉及政治、历史、生活等多个方面。
《春感》是陆游在晚年所作,因身处南宋时期,国家多次遭遇外敌侵扰。诗中流露出对世事的厌倦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在生死面前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春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反映了陆游晚年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作者以“老厌纷纷嬾入城”表达了对繁华喧嚣的厌倦,表明他更向往自然与宁静。接着,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场景,小市与长亭的热闹让人感受到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然而在这样的氛围中,作者却透出一丝淡淡的伤感。
“多病更知生是赘”的句子,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认知,生命的负担与病痛交织在一起,让他对生的意义产生了深深的思考。接下来的“九原那恨死无名”,更是展示了对生死的淡然态度,生死无名并不值得怨恨,反而是对生命的一种释然。
最后两句“但余一事犹关念,万里唐安阙寄声”则展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处异乡,内心仍然挂念着故土的安宁。这一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既有对个人生命的反思,又有对国家的关切,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死亡与故乡的思考。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生的感慨与对故土的深情,表现出一种既忧伤又充满希望的情感。
《春感》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长亭小市”是在什么节日的前夕?
“多病更知生是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