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4:18
曾会兰亭醉堕簪,後身依旧住山阴。
琴传数世漆文断,鹤养多年丹顶深。
涤砚滩头无渍墨,吹萧月下有遗音。
小诗戏述幽居事,後有高人识此心。
我曾在兰亭醉酒,掉落了发簪;而今我仍然居住在山阴之地。
古琴传承了几代,漆器的纹路已断;我养了许多年丹顶鹤,它们的羽毛深沉而美丽。
在涤砚的水边,水面清澈没有墨迹;月下吹奏的萧声,留下了动人的遗音。
我写下这小诗,戏谑地叙述我的幽居生活;希望将来有高人能理解我的心意。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历仕南宋,生于1125年。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反映国家兴亡、个人遭遇及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诗人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念。诗中提到的兰亭、琴、鹤等意象,表现了他对文人雅集、音乐、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探寻。
《幽居述事》展现了陆游在晚年对生活的沉思与追忆。诗的开头以“兰亭”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雅致的氛围,兰亭不仅是古代文人聚会的场所,也是陆游心中美好时光的象征。接着,诗人提到自己依旧居住在山阴,反映出他对宁静生活的珍视与向往。
诗中“琴传数世漆文断”,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艺术的传承。琴不仅是音乐的象征,也是文人情怀的体现。接着提到的“丹顶深”,则通过鹤这一意象,传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涤砚滩头无渍墨”,表现出一种清白无染的生活状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而“吹萧月下有遗音”则抒发了他对音乐与自然的感悟与热爱,月光下的音乐声令人陶醉,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诗人以“小诗戏述幽居事”结束,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调侃与自嘲,暗示着即便身处幽居,心中仍有高远的理想与追求,期待有高人能够理解他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幽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宁静生活的珍视以及对内心理想的追求。诗中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个文人的高洁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曾会兰亭醉堕簪”中的“兰亭”指的是? A. 一座山 B. 古代文人聚会场所 C. 一种花 D. 一种乐器
诗中提到的“丹顶”指的是? A. 一种水鸟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动物
诗的最后一句“後有高人识此心”表达了诗人希望什么? A. 有人理解他的内心 B. 有人批评他的生活 C. 有人来打扰他 D. 有人赞美他的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诗人宁静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热爱,但陆游更加强调对过去的怀念与对艺术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于与自然的融洽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