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少愚母挽诗》

时间: 2025-04-29 18:23:54

诗句

石窌恩虽渥,潘舆恨已遥。

南天丹旐湿,朔吹穗帷飘。

不复迎船笋,惊闻引葬箫。

九原封若斧,泪溢冶城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23:54

原文展示:

李少愚母挽诗
作者: 韩驹 〔宋代〕

石窌恩虽渥,潘舆恨已遥。
南天丹旐湿,朔吹穗帷飘。
不复迎船笋,惊闻引葬箫。
九原封若斧,泪溢冶城潮。

白话文翻译:

尽管石窌的恩情深厚,但潘舆的遗恨已是遥远。
南天的红色旗帜被雨水打湿,北风吹动着穗帷飘飘。
不再迎接船上的竹笋,惊闻的却是引导葬礼的箫声。
九原的墓地如同被斧头封住,泪水像冶城的潮水般涌出。

注释:

  • 石窌:意指李少愚的恩情,石窌为“石头的恩情”,象征深厚持久。
  • 潘舆:潘舆是指李少愚的母亲,代表着母爱的深厚与牵挂。
  • 南天丹旐:南方天空中的红色旗帜,象征着哀悼与悲伤。
  • 朔吹:北风吹来,象征着寒冷与孤寂。
  • 九原:指古代的墓地,象征着死亡与永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驹,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抒情诗著称,善于表达对生死、亲情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李少愚的母亲所作,表达了对逝去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悲痛之情,反映了诗人在失去亲人后的无奈与惋惜。

诗歌鉴赏:

《李少愚母挽诗》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失去母亲的痛苦与思念。诗中通过“石窌恩虽渥,潘舆恨已遥”开篇,立刻将读者带入了哀伤的气氛。这里的“石窌”意指恩情如石般厚重,而“潘舆”则暗示了母亲的离去带来的遗憾与孤独。接下来的“南天丹旐湿,朔吹穗帷飘”使用了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悲凉,红色的旗帜被雨水打湿,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怀。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不复迎船笋,惊闻引葬箫”表达了对昔日欢愉的怀念与对葬礼的震惊,反映了生活的无常与亲情的脆弱。最后两句“九原封若斧,泪溢冶城潮”更是以极具冲击力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悲痛,泪水如潮水般涌出,刻画了失去母亲后的无尽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窌恩虽渥:尽管石窌的恩情厚重,意在强调母亲对作者的深情与关怀。
  2. 潘舆恨已遥:但母亲的离去使得这种恩情变得遥不可及,表现出对母亲的思念与悔恨。
  3. 南天丹旐湿:南方的红色旗帜被雨水淋湿,象征着悲伤的气氛。
  4. 朔吹穗帷飘:北风吹动着帷幕,进一步加深了悲凉的意境。
  5. 不复迎船笋:不再迎接昔日的快乐,暗示生活的变化与失落。
  6. 惊闻引葬箫:听到葬礼的箫声,表达了对死亡的震惊与无奈。
  7. 九原封若斧:墓地如同被斧头封住,象征着对死亡的无奈与绝望。
  8. 泪溢冶城潮:泪水如潮水般涌出,形象地描绘了深切的悲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恩情比作石窌,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来反衬心境,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母亲的思念为主线,表现了亲情的珍贵与失去后的无奈,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窌:象征深厚的母爱。
  • 丹旐:代表哀悼的情感。
  • 葬箫:象征死亡与告别。
  • 九原:古代墓地的象征,表现对逝者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窌恩虽渥”中的“石窌”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恩情
    C. 离别
    D. 生活

  2. “南天丹旐湿”中的“丹旐”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哀悼
    C. 远行
    D. 友情

  3. 诗中提到的“九原”指的是什么? A. 墓地
    B. 山川
    C. 城市
    D. 家乡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韩驹的《李少愚母挽诗》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母子情深,后者则是兄弟情谊的惋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胡汲古归严陵觐亲 送春 中秋山中对月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 游九锁山·翠蛟亭 谒严子陵祠 立秋日作 舟次吴兴二首 送叶伯几之奉化 知宗柑诗用韵颇险予既知之复取所未用之韵续赋一首三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瑰硕 包含集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包含泪的成语 不易之道 单人旁的字 福衢寿车 锁管 克字旁的字 九节狸 盛制 修定寺塔 丿字旁的字 不待蓍龟 包含丈的成语 青紫被体 痛心入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