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4:42
登赤壁矶
作者: 韩驹 〔宋代〕
缓寻翠竹白沙游,更挽藤梢上上头。
岂有危巢尚栖鹘?亦无陈迹但飞鸥。
经营二顷将归老,眷恋群山为少留。
百日使君何足道,空余诗句在江楼。
缓缓地在翠竹和白沙之间游玩,
再把藤蔓攀上高高的树头。
怎么会有险巢还栖息着鹘鸟呢?
也没有留下旧迹,只有飞翔的鸥鸟。
经营这两顷田地准备归老,
依依不舍于群山只留一丝情感。
百日的使君有什么值得道出呢?
只剩下江楼上的诗句空自徘徊。
韩驹,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诗名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情感。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游历赤壁有关,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慨。赤壁作为历史名胜,常常引发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人生的思考。
《登赤壁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开头的“缓寻翠竹白沙游”,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图景,诗人漫步于翠竹和白沙之间,享受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这里的“缓寻”二字,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岂有危巢尚栖鹘”,则是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诗人用“危巢”与“鹘”相对比,暗示了自然界的平和与安宁,似乎在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危险的鸟巢,只有自由飞翔的鸥鸟,这一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经营二顷将归老,眷恋群山为少留”则是诗人的人生感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珍视以及对老去的思考。诗人即将归老,却对自然、对群山抱有不舍的情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最后两句“百日使君何足道,空余诗句在江楼”,则表达了对过往的反思,尽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短暂,但留下的诗句却在心中长存,形成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哲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歌围绕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情感的真实流露。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白沙”指什么?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的“百日使君”指的是什么?
《登高》(杜甫)与《登赤壁矶》在意境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登高望远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不同的是,杜甫的诗更具悲壮感,而韩驹的诗则更显温柔与宁静。
杜甫在《登高》中表现出对时事的忧虑和人生的无奈,而韩驹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去的怀念,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