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赤壁矶》

时间: 2025-05-01 11:44:42

诗句

缓寻翠竹白沙游,更挽藤梢上上头。

岂有危巢尚栖鹘?

亦无陈迹但飞鸥。

经营二顷将归老,眷恋群山为少留。

百日使君何足道,空余诗句在江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4:42

原文展示:

登赤壁矶
作者: 韩驹 〔宋代〕

缓寻翠竹白沙游,更挽藤梢上上头。
岂有危巢尚栖鹘?亦无陈迹但飞鸥。
经营二顷将归老,眷恋群山为少留。
百日使君何足道,空余诗句在江楼。

白话文翻译:

缓缓地在翠竹和白沙之间游玩,
再把藤蔓攀上高高的树头。
怎么会有险巢还栖息着鹘鸟呢?
也没有留下旧迹,只有飞翔的鸥鸟。
经营这两顷田地准备归老,
依依不舍于群山只留一丝情感。
百日的使君有什么值得道出呢?
只剩下江楼上的诗句空自徘徊。

注释:

  • 缓寻:缓缓地寻找。
  • 翠竹:青翠的竹子。
  • 白沙:白色的沙滩。
  • 危巢:危险的鸟巢。
  • 栖鹘:栖息的鹘鸟,鹘是一种猛禽。
  • 经营:经营、耕作。
  • 二顷:两顷地,古代土地单位。
  • 眷恋:依恋。
  • 百日使君:指一位在百日内的使君,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朋友。
  • 空余诗句:留下的诗句,形容无尽的感慨。

典故解析:

  • 赤壁:赤壁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场,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发生于此,象征着英勇与智慧。
  • 江楼:可能指某个江边的楼阁,诗人在此写作,表达对往事的追忆和抒发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驹,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诗名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游历赤壁有关,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慨。赤壁作为历史名胜,常常引发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登赤壁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开头的“缓寻翠竹白沙游”,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图景,诗人漫步于翠竹和白沙之间,享受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这里的“缓寻”二字,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岂有危巢尚栖鹘”,则是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诗人用“危巢”与“鹘”相对比,暗示了自然界的平和与安宁,似乎在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危险的鸟巢,只有自由飞翔的鸥鸟,这一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经营二顷将归老,眷恋群山为少留”则是诗人的人生感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珍视以及对老去的思考。诗人即将归老,却对自然、对群山抱有不舍的情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最后两句“百日使君何足道,空余诗句在江楼”,则表达了对过往的反思,尽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短暂,但留下的诗句却在心中长存,形成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哲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缓寻翠竹白沙游: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轻松漫步,展现出悠闲的气氛。
  2. 更挽藤梢上上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现出一种攀登的欲望。
  3. 岂有危巢尚栖鹘?:质疑自然中的危险,暗示自然的和谐美好。
  4. 亦无陈迹但飞鸥:只有自由飞翔的鸥鸟,象征着自由与无忧。
  5. 经营二顷将归老:提到耕作的土地,暗示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6. 眷恋群山为少留:对自然的依恋,表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7. 百日使君何足道:对短暂的交往感到无奈。
  8. 空余诗句在江楼:留下的诗句充满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如“危巢”与“飞鸥”,形成鲜明对比,反映自然的和谐美丽。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人性,增强情感的共鸣。
  • 排比:使用多个意象来强化表达,“翠竹”“白沙”“飞鸥”,形成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情感的真实流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竹:象征着生命与活力。
  • 白沙:代表着宁静与纯粹。
  • 飞鸥: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 群山: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深邃。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沙”指什么?

    • A. 白色的沙滩
    • B. 白色的花
    • C. 白色的云
  2.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热爱
    • C. 恨
  3. 诗中提到的“百日使君”指的是什么?

    • A. 一位官员
    • B. 朋友
    •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登高》(杜甫)与《登赤壁矶》在意境和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登高望远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不同的是,杜甫的诗更具悲壮感,而韩驹的诗则更显温柔与宁静。

粗略解读:

杜甫在《登高》中表现出对时事的忧虑和人生的无奈,而韩驹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去的怀念,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嘲小德 减字木兰花(用前韵示知命弟) 与六祖长老颂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 其五 灵寿台 次韵喜陈吉老还家二绝 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 谢王炳之惠石香鼎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拉拉扯扯 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耒耨 包含缁的词语有哪些 傒狗 页字旁的字 一倡三叹 提土旁的字 敌开头的成语 蜕化变质 和山 别裁 身无完肤 飞檐走壁 弋字旁的字 丧天害理 车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