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7:04
饮酒三首 其三
浊醪有何好,所贵资清欢。
如何毕阮辈,头没杯案间。
我饮但涓滴,而作饮酒篇。
儿曹见之笑,谓我狂且颠。
政应坐自失,说梦痴人前。
一酌忧已亡,再酌当陶然。
此意但自得,此理讵可言。
万古一渊明,何由与之论。
这浑浊的酒有什么好呢?重要的是能够带来清静的欢愉。
可惜了阮籍他们,头在杯案下已然沉没。我饮酒不过是一点点,却写下了这饮酒的诗篇。
孩子们见了都在笑,认为我疯癫而不正常。
可能是我坐着就失去了理智,像是在梦中对痴人说话。
第一口酒忧愁已然消失,再喝一口便会陶醉其中。
这种情感只要自己体会,何必对他人诉说呢?
万古以来的清明,何能与之争论呢?
作者介绍:周紫芝,宋代诗人,字德明,号紫芝,生于北宋时期。周紫芝以其清新明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周紫芝的饮酒之际,表面上看似在描写饮酒的乐趣,实际上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讨。诗中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评价的无所谓态度,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饮酒三首 其三》以清淡而富有哲理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独特理解和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用“浊醪有何好”引出主题,浊酒的味道并不重要,关键在于酒所带来的清欢与愉悦。这种对酒的理解,不仅是对物质的淡泊,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提到阮籍等人,表面上是对古人饮酒的怀念,实际上是对社会风气的反思。阮籍以放浪形骸著称,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尽管外界的评价可能是负面的,但他依然选择追求内心的宁静。
“我饮但涓滴,而作饮酒篇”,这里展现了诗人对饮酒的节制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他并不在意饮酒的数量,而是更关注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最后几句中,诗人强调自得其乐的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界的认同,而在于内心的自我满足。这种深刻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使得这首诗在众多饮酒诗中别具一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自我感受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诗中“浊醪”指的是什么?
A. 纯酒
B. 浑浊的酒
C. 清水
D. 香茶
诗人对阮籍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讽刺
C. 怀念
D. 无所谓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酒的品质
B. 人生的追求
C. 社会的评价
D. 风景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