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雁》

时间: 2025-05-07 08:15:34

诗句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34

原文展示: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白话文翻译:

故乡远在何方,我的归乡思绪悠长。在淮南的秋雨之夜,我在高楼中听到大雁的叫声。

注释:

  • 故园:指故乡、老家。
  • :渺小,遥远,难以触及。
  • 归思:归乡的思念。
  • 悠哉:形容思绪悠长,心情悠然。
  • 淮南:指淮河以南的地区,以其湿润的气候著称。
  • 高斋:高处的书房,象征着诗人的独立与清幽。
  • 闻雁来:听见大雁飞来,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归乡的思念。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闻雁”意象,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大雁迁徙时,通常在秋冬季节飞往南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常引发人们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1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浩然,生于江南,是当时著名的隐逸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以清新淡雅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晚年,生活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闻雁》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沉思。诗的开头“故园渺何处”直抒胸臆,诗人用“渺”字强调了故乡的遥远和不可及,渗透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紧接着的“归思方悠哉”,则进一步深化了思乡的情感,突显出思念的悠长和缠绵。后两句“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描绘了一个秋雨纷飞的夜晚,诗人在高处的书斋中,静静地听到大雁的鸣叫,这样的意象不仅营造了诗歌的氛围,也象征了思乡之情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园渺何处:诗人开篇便引入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渺小的“渺”字体现了对故乡的遥远感。
  2. 归思方悠哉:思乡的情感悠长而深远,呈现出一种沉浸在思念中的状态。
  3. 淮南秋雨夜:秋天的雨夜,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变迁。
  4. 高斋闻雁来:高处的书斋中,听到大雁的鸣叫,给人以孤独感,也暗示着归乡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大雁、高斋、秋雨等意象相互交织,增强了思乡情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思乡之情的抒发,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孤独和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园:故乡,象征着温暖和归属感。
  • 秋雨:象征凄凉和思念,营造了诗的氛围。
  • 大雁:象征迁徙与归宿,暗示归乡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故园”指的是: A. 朋友的家 B. 诗人的故乡 C. 诗人的书房

  2. “闻雁来”意指: A. 听见大雁飞来 B. 看到大雁 C. 思念大雁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伤感 C. 愤怒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情感,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通过兄弟情谊的思念,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赏析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首二句言诗人雨夜思归。秋天的雨夜漫长而又寂寥,诗人独坐在高斋之中,孤灯长伴,孤影为侣,静静地听着外面渐渐沥沥的秋雨。窗外一片漆黑,只有雨打梧桐的声音。孤清的夜,深秋的凄寒,还有空寂的高斋,在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之中,诗人不免要触动羁旅他乡、远游为宦的思乡情思。诗人的家乡在长安,而此时却在远离家乡两千余里的滁州为官,“眇”字反映诗人内心的无奈情态,因为云山阻隔、归路迢递,即使在白天登楼引颈也无法看到故园,更何况是暗夜沉沉。故园的渺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方悠”二字表明清寂的氛围,加深了思乡之愁。“哉”是诗人久恩难平的叹息,这个长长的叹息,道尽了无尽思念的深渊。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这两句言闻雁而归思愈浓。“淮南”与第一句的“故园”相对,由思念中的故园回到今天为宦的淮南,落笔高妙。“秋雨”交待独坐时的清凉环境,“夜”既是表明时间很晚,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从侧面显露诗人贬谪滁州的苦痛如同黑夜一般。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控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又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撩动诗人无尽的乡愁,使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悲怆万分。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下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结尾。   沈德潜《说诗晬语》云:“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古澹”很好地概括了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在这首诗中,体现了诗人古澹的艺术风格。整首诗是一幅清淡的思乡图,清冷的夜晚,清凄的秋风,清寒的秋雨,清寂的高斋和清孤的人影,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此诗结构巧夺天工,含蓄委婉,先写“故园”,后写“淮南”,先托出“悠”思,后衬以“雁”鸣,就是在这样巧妙的安排中,使诗歌很短,但人的情思却句句深入,层层递进。另外,诗歌的情思表面触发的是乡愁,但结合诗人被贬滁州的事实。还可以从诗歌中体会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又完美地融入到萧瑟凄清的秋声秋意之中。

相关查询

《庚申和李峙青感世八首》 其一 游陆公祠十首 其四 丹元子步天歌 其二 东方七宿 丹元子步天歌 太微宫 丹元子步天歌 天市垣 武阳送别 代闺人 捣衣 赠李宝诗 楚塞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字旁的字 成殓 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包含河的成语 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古老 轩辚 尸位误国 掉以轻心 陇上 重规迭矩 珠光宝气 同字框的字 西字头的字 秀艾 黽字旁的字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