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4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40:02
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在楚江的细雨中,正值建业的傍晚钟声响起。
朦胧的帆船缓缓驶来,昏暗的天空中飞鸟的归途显得特别缓慢。
海门深邃,看不见尽头,远处的树木在雨中显得格外滋润。
在此送别,情意绵绵无尽,衣襟上沾满了雨水,仿佛是一缕缕散开的丝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河南,仕途不顺,晚年归隐,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与友人李胄的送别之际,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与无尽的情感。在那个时代,送别是文人常见的社交活动,充满了感伤与情意。
《赋得暮雨送李胄》是韦应物以雨景为背景,写送别友人的佳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楚江的细雨与傍晚的钟声,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船帆与飞鸟的迟缓,传达出离别时的无奈与惆怅,似乎时间也因离愁而变得缓慢。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写“海门深不见”和“浦树远含滋”,进一步渲染出离别的深远与孤寂。最后一句“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最为动人,情感如细雨般绵绵不绝,衣襟湿润,正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浓厚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朴却意蕴深远,情感真挚,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与离愁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这一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离别的无奈,借助雨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悠长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建业”指的是哪个城市?
“沾襟比散丝”中的“散丝”比喻什么?
诗中描述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与杜甫的《送别》均以送别为主题,但韦应物的作品更加强调自然意象与情感的细腻,而杜甫的作品则多了一份豪放与壮阔,二者在表现离别情感上各具特色。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