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题黄及之谷神馆》

时间: 2025-04-27 17:55:13

诗句

昔日传闻构馆新,标名今已几经春。

心安即是长生路,世乐无过自在身。

虚室久扃闲岁月,白头不减旧精神。

蓬莱未要香山客,且作潜溪百岁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5:13

原文展示:

昔日传闻构馆新,
标名今已几经春。
心安即是长生路,
世乐无过自在身。
虚室久扃闲岁月,
白头不减旧精神。
蓬莱未要香山客,
且作潜溪百岁人。

白话文翻译:

从前听说这座馆子新建成,
如今已经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
心中安宁就是长生的道路,
世间快乐没有比自在的生活更好。
空房子长久关闭,闲适的岁月已久,
虽然白发苍苍,精神却依旧不减。
蓬莱仙境并不需要香山的客人,
不如在潜溪中过上百年的生活。

注释:

  • :指的是建筑、住所,这里特指黄及之谷的馆子。
  • 心安:内心的安宁,表示一种宁静的心态。
  • 长生路:指追求长生不老的道路。
  • 自在身:指自然、自在的生活状态。
  • 虚室久扃:空房子长久关闭,象征一种闲适的生活。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境地。
  • 潜溪:指的是一种隐逸的生活场所,象征悠闲和自在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蓬莱: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蓬莱是仙人的居所,象征着理想的长生之地。
  • 潜溪:隐逸之地,常常用来指代一种安静而悠闲的生活状态,类似于陶渊明的“桃花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瓘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田园风情、隐逸生活,展现出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他隐居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在他看来,内心的安宁和自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长生之道。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透过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内心的安宁与外界喧嚣的区别。尤其在“心安即是长生路”一句中,诗人将内心的宁静与长生的追求紧密相连,反映了他对生命意义的独到理解。

此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虚室”和“白头”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尽管岁月流逝,诗人的精神状态依旧年轻,这体现了他对生命的豁达态度。

最后,诗人提到“蓬莱未要香山客”,暗示了他对世俗追求的放弃,选择在潜溪中过一种悠闲的生活,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日传闻构馆新:回忆过去,听说新建的馆子。
  2. 标名今已几经春:如今已经经历了很多个春天,暗含时间的流逝。
  3. 心安即是长生路:内心的安宁就是通向长生的道路,强调了内心的平和。
  4. 世乐无过自在身:世间的乐趣,莫过于自在的生活,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 虚室久扃闲岁月:空房子长久关闭,闲适的岁月在流逝。
  6. 白头不减旧精神:尽管年纪大了,精神状态依然年轻。
  7. 蓬莱未要香山客:蓬莱仙境不需要香山的客人,暗示对世俗追求的放弃。
  8. 且作潜溪百岁人:不如在潜溪中过一百年的悠闲生活,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内心的安宁与世俗的追求形成对比。
  • 隐喻:用“蓬莱”象征理想的长生之地。
  • 拟人:赋予时间以情感,表现对岁月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生活的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安静、隐逸的生活空间。
  • 心安:象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虚室:象征着闲适、宁静的生活状态。
  • 蓬莱:象征着理想中的长生不老的境界。
  • 潜溪:象征隐逸、悠然自得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心安即是长生路”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 A. 外在的成功更重要
    • B. 内心的安宁是幸福的源泉
    • C. 追求名利才能长生
    • D. 享受生活是浪费时间
  2. “蓬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追求的理想境地
    • C. 隐逸的生活
    • D. 世俗的繁华
  3. 诗中提到“白头不减旧精神”说明了什么?

    • A. 随着年龄的增长,精神会衰退
    • B. 年龄与精神状态无关
    • C. 老年人不应追求精神生活
    • D. 白头发与年轻的心态是矛盾的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与陈瓘的《寄题黄及之谷神馆》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而陈瓘则更加关注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泊禹祠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 扫市舞·出砒霜 酒泉子(十之九) 酒泉子(十之三) 酒泉子·长忆孤山 酒泉子·长忆西湖 酒泉子·长忆观潮 寿朱宋 寿鞏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差择 肥鱼大肉 包含教的成语 年馻饦 不知其子视其父 恕我冒昧 辙结尾的成语 身字旁的字 归根结蒂 韦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时过境迁 酌古御今 四点底的字 事倍功半 牛字旁的字 养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