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3:22
西山青到谷为陵,谁向荒亭问废兴。
半老年光秋似嫁,独来风味野于僧。
乡心满地滋鲈脍,兵气缠霄引雁绳。
欲折黄花还自笑,白头傲骨两崚嶒。
西山的青色延伸到山谷,仿佛是一座陵墓。谁能在这荒凉的亭子里询问往日的兴衰呢?人生半老,秋天如同嫁人般的匆忙,我独自前来,感受这野外的风味,仿佛与僧人相伴。对故乡的思念像满地的鲈鱼刺,战士的气息缠绕着天空,像雁群的绳索。想要折下黄花,却忍不住自嘲,白发苍苍的我,依然保有傲然的骨气,像两座高耸的山崖。
作者介绍:成多禄,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咏怀、山水为主,风格多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日,作者独自游览陶然亭,触景生情,感慨人生的短暂与乡愁的深沉。
这首诗在清代的文学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描绘了西山的辽阔与荒亭的凋零,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以“半老年光秋似嫁”引出对人生的反思,既有对年华不再的惋惜,又有对生活的坦然面对。接下来的“乡心满地滋鲈脍”则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鲈鱼刺的形象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乡愁与无奈。最后,诗人欲折黄花却自嘲,展现了他虽年老但仍然傲然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整首诗,成为诗人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既有对时光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希望与坚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故乡的深思,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坚定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山”主要象征什么?
“乡心满地滋鲈脍”中的“滋鲈脍”主要反映了什么?
“白头傲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