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2:12
蒙仲书监通守温陵以戴尚书肖望李内翰元善尝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自北及南捷径行,冰厅消得此嘉名。
且参光霁儒家景,谁管歌呼吏舍声。
碎安道琴时好淡,种文正竹话偏清。
每闻酬倡皆皮陆,耄矣无因共脍鲸。
自北方到南方,走的是捷径,冰冷的大厅中获得了这样的美名。
我们一同欣赏那光辉灿烂的儒家风景,谁在意那歌声和吏舍的喧闹。
安道的琴声轻淡,谈论文正竹的气息更加清新。
每次听到酬唱,都是些皮毛之词,年纪已老却无缘共品美味的鲸鱼。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师卿,号雪渔,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豪放不羁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闻名。刘克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战乱,对国家和社会有深刻的思考,诗歌常常反映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诗人以个人的游历为背景,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从北到南的旅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首句“自北及南捷径行”开篇直入主题,游历的过程被赋予了高效的意味,暗示诗人对人生的探索。接下来的“冰厅消得此嘉名”则引入了孤独与清冷的感觉,似乎在反映内心的寂寞与对美名的追求。
“且参光霁儒家景,谁管歌呼吏舍声”,诗人在此处展现出一种对世俗浮华的漠然,强调心中理想的崇高与对现实喧嚣的逃避。接着,诗人通过“碎安道琴时好淡,种文正竹话偏清”来描绘高雅的生活情趣,表现出对宁静雅致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每闻酬倡皆皮陆,耄矣无因共脍鲸”则表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无奈,尽管已经年迈,却依然渴望与人分享美好的事物。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约,却情感深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揭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浮华的超脱,最终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自北及南捷径行”中的“捷径”指的是什么?
A. 近路
B. 难路
C. 曲路
诗中提到的“皮陆”是指什么?
A. 深刻的内容
B. 肤浅的内容
C. 复杂的内容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向往宁静的生活
C. 反对世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诗中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超脱,而苏轼的《江城子》则更加强调豪情与壮志,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蕴含着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