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叙伦五言二十首》

时间: 2025-07-30 07:31:00

诗句

博览劳丸胆,精思恐呕心。

可怜亲养薄,难报母恩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7:31:00

原文展示

博览劳丸胆,
精思恐呕心。
可怜亲养薄,
难报母恩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广泛地阅读和学习,让我感到心力交瘁,深怕思考得太多而使心情沉重。可怜的是父母对我的养育却是那样的微薄,我却难以回报母亲那深厚的恩情。

注释

  • 博览:广泛地阅读和研究。
  • 劳丸胆:形容在学习过程中费尽心力,心中有压力。
  • 精思:深思熟虑。
  • 呕心:形容思考得很费心,甚至痛苦。
  • 可怜:可惜,令人怜惜。
  • 亲养薄:指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非常微薄。
  • 母恩深:母亲对自己的恩情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得,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不满。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动荡的时局与个人的苦闷。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之际,诗人感受到社会动荡与个人处境的无奈,借此诗表达对母亲深厚恩情的感激与心中的不安。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情感真挚而深刻。开头两句以“博览”和“精思”切入,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然而,紧接着的“恐呕心”一语却流露出他在学海中感到的压力和苦恼,形成了一种对比,显示了求知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这种心理的复杂性正是人们在追求知识时常常遭遇的困境。

后两句则转向了对母亲恩情的深刻反思,“可怜亲养薄”揭示了诗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慨,愈发显得他内心的自责和无奈。作为一个追求理想的人,诗人感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未能回报母亲的深厚恩情,既是对自身价值的质疑,也流露出对家庭的依恋和对母爱的感激。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外而内,先叙述外在的学业压力,再反思内心的亲情。这种情感的层次感与深度,使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苦闷,也引发了读者对亲情与责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博览劳丸胆:阅读广泛,内心感到压力与劳累。
  2. 精思恐呕心:深思熟虑,害怕思考过度导致情绪困扰。
  3. 可怜亲养薄:感慨父母的养育之恩微薄,心中愧疚。
  4. 难报母恩深:难以回报母亲深厚的恩情,表达无奈与感激。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博览”与“可怜”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追求知识与对亲情的矛盾。
  • 夸张:使用“呕心”一词,夸大思考的艰辛,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苦闷与对母亲恩情的感激之情,揭示了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责任感和自我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博览”: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 “呕心”:象征思考的痛苦与内心的挣扎。
  • “亲养”:象征家庭和亲情的温暖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博览”指的是什么?

    • A. 广泛阅读和研究
    • B. 狭隘的学习
    • C. 只读几本书
  2. “可怜亲养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感激
    • B. 自责
    • C. 忘恩
  3. 诗中“呕心”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 A. 快乐
    • B. 痛苦
    • C.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家庭与责任的思考,但杜甫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而刘克庄则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挣扎与亲情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夜宿余正字静恭里闲居 上高侍御 寺居秋日对雨有怀 秋日将归长安留别王尚书 宿石窟寺 龙翔寺居喜胡权见访因宿 龙翔寺阁夜怀渭南张少府 即事 冬日题无可上人院 送友人下第归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言之不预 赎当 仰屋着书 厂字头的字 春风夏雨 包含莅的词语有哪些 身贫如洗 車字旁的字 包含殷的成语 对味儿 刀字旁的字 鬻矛誉榡 舍经从权 行疾如飞 诵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