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0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7:37
折杨柳歌辞二首
其一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其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跸毕换必然后别雄雌。
其一:远远看去孟津河,杨柳随风摇曳。我是敌人的孩子,不懂汉人的歌谣。
其二:强壮的男儿需要快马,快马也需要强壮的男儿。在黄尘中行走,行程结束后才能分开雄雌(男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作者为佚名,生存于南北朝时期,此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歌多反映民生苦难与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战乱背景下,诗人对家国的思念与对自己身份的迷茫,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
《折杨柳歌辞二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身份的深刻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第一首以“杨柳”作为主要意象,柳树的摇曳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孤独。身为“虏家儿”,他与汉人之间的隔阂与不解让他倍感失落,无法融入汉人的文化与生活,表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第二首则通过对“健儿”和“快马”的描绘,展现了力量与勇气的重要性。这里的“快马”与“健儿”相辅相成,强调了人的力量与外部条件的相互依赖,暗示着在逆境中,强者才能生存与前进。最后一句“跸毕换必然后别雄雌”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可能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也可能是对分离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而矛盾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深切的惆怅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身份的迷茫、对力量的渴望与对归属感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在动荡岁月中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虏家儿”指的是: A. 汉人的孩子 B. 敌人的孩子 C. 诗人的孩子
“健儿须快马”强调的是: A. 力量与速度的关系 B. 友谊的重要性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的展示,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折杨柳歌辞二首》的诗意与背景,并从中获得启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