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折杨柳歌辞二首》

时间: 2025-05-02 00:07:37

诗句

其一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其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跸-毕换必)然后别雄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07:37

原文展示

折杨柳歌辞二首

其一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其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跸毕换必然后别雄雌。


白话文翻译

其一:远远看去孟津河,杨柳随风摇曳。我是敌人的孩子,不懂汉人的歌谣。

其二:强壮的男儿需要快马,快马也需要强壮的男儿。在黄尘中行走,行程结束后才能分开雄雌(男女)。


注释

字词注释

  • 遥看:远远地看。
  • 孟津河:指黄河的一个渡口,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
  • 郁婆娑:形容柳树繁茂,随风摇曳的样子。
  • 虏家儿:指敌人的孩子,表示身份的疏离。
  • 健儿:强壮的年轻男子。
  • 跸跋:行走,移动。
  • 黄尘:指路上的尘土,寓意艰难的旅程。

典故解析

  • 孟津:古代著名的渡口,展示了诗人对地理环境的熟悉。
  • 杨柳:常作为离别和思乡的象征,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作者为佚名,生存于南北朝时期,此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歌多反映民生苦难与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战乱背景下,诗人对家国的思念与对自己身份的迷茫,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


诗歌鉴赏

《折杨柳歌辞二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身份的深刻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第一首以“杨柳”作为主要意象,柳树的摇曳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孤独。身为“虏家儿”,他与汉人之间的隔阂与不解让他倍感失落,无法融入汉人的文化与生活,表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第二首则通过对“健儿”和“快马”的描绘,展现了力量与勇气的重要性。这里的“快马”与“健儿”相辅相成,强调了人的力量与外部条件的相互依赖,暗示着在逆境中,强者才能生存与前进。最后一句“跸毕换必然后别雄雌”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可能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也可能是对分离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而矛盾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深切的惆怅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其一:诗人遥望孟津河,描绘了杨柳的美丽,然而他的身份使他无法享受这一切的美好,内心充满了对汉人文化的陌生感。
  • 其二:强调了人和马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一种生存的紧迫感,只有强壮的男子方能驾驭快马,暗含了对力量的向往和依赖。

修辞手法

  • 比喻:杨柳象征着柔弱与孤独,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 对仗:第二首运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身份的迷茫、对力量的渴望与对归属感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在动荡岁月中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弱与离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黄尘:代表艰难的行旅,暗示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虏家儿”指的是: A. 汉人的孩子 B. 敌人的孩子 C. 诗人的孩子

  2. “健儿须快马”强调的是: A. 力量与速度的关系 B. 友谊的重要性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家乡的深切思念。
  • 《黄鹤楼》崔颢: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现离愁别绪。

诗词对比

  • 比较《折杨柳歌辞》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更显孤独与无奈,后者则更具豪情与奋发向上的精神。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南北朝文学史》
  • 《诗经》与古代诗歌风格的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的展示,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折杨柳歌辞二首》的诗意与背景,并从中获得启发与思考。

相关查询

流河二首 其一 病中闻愚山病 春色 烈皇帝御书松风二字顾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斋中 其四 烈皇帝御书松风二字顾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斋中 其三 烈皇帝御书松风二字顾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斋中 其二 烈皇帝御书松风二字顾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斋中 其一 答愚山写别 其二 战后 四月三日恩旨宣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齊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另眼相看 照壁墙 失口乱言 玄字旁的字 赏信罚明 木公金母 包含水的成语 朝不保夕 骑者善坠 包含最的词语有哪些 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猊座 明嶷 兵死 四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