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高阳台·唐花》

时间: 2025-04-30 04:03:59

诗句

金屋安排,玉楼酝酿,人閒几费春工。

支取韶光,销寒九九图中。

群芳原不甘沦落,惯年年、来趁冬烘。

任缤纷、矾弟梅兄,斗艳青红。

外边寒重谁知得,暂炉熏宵拥,钗朵晨笼。

香梦沈酣,瞒他冻蝶痴蜂。

偷春容易春难驻,又番番、催换东风。

待何时、看遍长安,钿毂相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3:59

原文展示:

高阳台·唐花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金屋安排,玉楼酝酿,人闲几费春工。
支取韶光,销寒九九图中。
群芳原不甘沦落,惯年年来趁冬烘。
任缤纷矾弟梅兄,斗艳青红。
外边寒重谁知得,暂炉熏宵拥,钗朵晨笼。
香梦沈酣,瞒他冻蝶痴蜂。
偷春容易春难驻,又番番催换东风。
待何时看遍长安,钿毂相逢。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春天即将来临的场景。金屋和玉楼的安排让人感到春天的气息,但实际上花开花落的过程却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诗人提到,群芳不愿意沉沦,总是在冬天来临之际试图争取春天的到来。外面寒冷的气候,没有人能体会到,只有在炉边温暖的夜晚,耳边传来晨曦中花钗的清脆声响。香气弥漫的梦境中,似乎所有的蝶和蜂都被冬天所困扰。诗人感叹,虽然春天的到来容易,但要让春天长久驻留却十分困难,春风又一次催促着花草的更替。期待着何时能在长安看遍美丽的春花,和那曾经相逢的美好时光。

注释:

  • 金屋:指华美的房屋,象征富贵和奢华。
  • 玉楼:同样指华贵的楼阁,象征美好的环境。
  • 韶光: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天。
  • 群芳:众多的花朵,象征美丽的事物。
  • 矾弟梅兄:指梅花和其他花卉,形容花的争艳。
  • 钗朵:形容女子头饰,象征着美丽与温柔。
  • 沈酣:形容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孙桐(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及人情风韵,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感叹春天来临的短暂与珍贵。社会上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与期盼与诗中的情感相呼应。

诗歌鉴赏:

《高阳台·唐花》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来临与花朵的盛开,表现出对春天的向往和珍惜。在诗中,金屋、玉楼的描写象征着华美的生活,而群芳不甘沉沦则体现了生命的斗志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求。诗的整体结构流畅而富有韵律,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出人们的情感变化。

整首词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感伤,特别是“偷春容易春难驻”的感慨,深刻揭示了春天的短暂与珍贵,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无奈和向往。最后一句“待何时看遍长安,钿毂相逢”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屋安排,玉楼酝酿:描绘了高雅的环境,引入春天的氛围。
    • 人闲几费春工:人们在春天的时光中,感叹时间的流逝。
    • 群芳原不甘沦落:众花不愿意在寒冬中消失,渴望春天的到来。
    • 任缤纷矾弟梅兄,斗艳青红:多种花卉争相开放,展现自然的美丽。
    • 外边寒重谁知得:外面的寒冷无人知晓,诗人对冬天的反思。
    • 暂炉熏宵拥,钗朵晨笼:描绘了温暖的夜晚与清晨的美好。
    • 香梦沈酣,瞒他冻蝶痴蜂:沉浸在梦中,似乎忘却了冬天的困扰。
    • 偷春容易春难驻:对春天到来与消逝的感慨。
    • 待何时看遍长安:期待春天的到来,希望能在美丽的长安见到花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春天的花开,体现希望与美丽。
    • 拟人:花朵被赋予生命,充满竞争与斗艳的情感。
    • 对仗:语言的对称美,增强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集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无常和珍惜。

意象分析:

  • 金屋、玉楼:象征富贵与美好环境。
  • 群芳:代表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与希望。
  • 寒重: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 香梦:象征着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屋”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平淡
    • 答案:B
  2. “偷春容易春难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春天来临很容易,但留住春天却很困难。
    • B. 春天永远不会来。
    • C. 春天一直停留。
    •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群芳”指的是什么?

    • A. 许多的花
    • B. 朋友
    • C. 动物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诗词对比

  • 夏孙桐的《高阳台·唐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夏孙桐则将春天与生活的希望结合更紧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胡柏庵 中秋坐月 秋风三叠辞 其三 游治平寺 题山都督庙 句 其二 句 其一 题清辉堂 踏青游 蓦山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随物应机 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辗然 翻砂 焦先 卤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禁止令行 势不并立 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一龙九种 行坐不安 憩赏 双人旁的字 千古一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