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07
红绒冷落秋千架,人约西陵罢。
梨花和泪闭重门,却似玉儿憔悴忆东昏。
孟婆苦把东君妒,做作催春暮。
愁春人正在朱楼,听尽丝丝点点倚香篝。
秋千架上红绒已然冷落,原本约好的西陵之行也结束了。
梨花沾着泪水,紧闭着重重的门,就像玉儿一样憔悴,怅然回忆起东昏时光。
孟婆无情地让东君嫉妒,故意催促春天的结束。
愁苦的春天,人正坐在朱楼上,听着细细的雨声打在香篝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绮,清代女诗人,才情卓绝,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她的作品多描写女子的内心情感和生活琐事,展现出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雨绵绵之际,表现出作者对离别、春天流逝的惆怅,映射出清代士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虞美人 其一 春雨次李舒章》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典诗词,通过对春雨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愁苦的心境。诗的开头以“红绒冷落秋千架”引入,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暗示着欢愉的日子已不再。接着,诗人用“梨花和泪闭重门”表达了内心的悲伤,梨花的凋零与泪水交织,象征着对春天的怀念与失落。这里的“玉儿憔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玉儿是一种美的象征,而她的憔悴则说明了美丽背后的忧伤。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孟婆苦把东君妒”,暗示着春天的短暂和离别的无奈,似乎是对命运的控诉。最后一句“听尽丝丝点点倚香篝”描绘了诗人在朱楼中独自聆听春雨的细微声音,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沉郁的情感,展现了清代女性对美好与失去的深刻反思,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多个修辞手法,包括比喻(“玉儿憔悴”)、拟人(“东君妒”)、对仗(如“梨花和泪”与“丝丝点点”),这些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春天的惋惜与对离别的无奈,折射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体现了清代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流逝岁月的无奈。
诗词测试
红绒冷落秋千架,说明了什么?
A. 欢乐的日子已逝
B. 秋千架很新
C. 人们在游玩
D. 诗人很开心
“孟婆苦把东君妒”中的“东君”指代什么?
A. 太阳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朱楼”象征着什么?
A. 喜悦
B. 孤独
C. 旅行
D.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虞美人 其一 春雨次李舒章》和李煜的《虞美人》,两者均以“虞美人”为题,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吴绮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煜则表现出浓烈的离愁与对美的追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