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露华》

时间: 2025-05-04 03:26:17

诗句

墙根一簇。

渐碧叶抽苗,淡洁如玉。

不费砻磨,名入镜台奁录。

悄倚月夜莎阶,粉绽半含香粟。

幽韵冷,同时紫琼,已自嫌俗。

纤纤可许偷握。

正雪样横枝,斜绾浓绿。

误向倦眠孤馆,除下敲竹。

仿佛堕折搔头,人去汉宫难续。

清露底,空思个侬妆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6:17

原文展示

墙根一簇。渐碧叶抽苗,淡洁如玉。不费砻磨,名入镜台奁录。悄倚月夜莎阶,粉绽半含香粟。幽韵冷,同时紫琼,已自嫌俗。纤纤可许偷握。正雪样横枝,斜绾浓绿。误向倦眠孤馆,除下敲竹。仿佛堕折搔头,人去汉宫难续。清露底,空思个侬妆束。

白话文翻译

墙根旁长出一簇植物,渐渐绿叶抽出新芽,洁白如玉的花朵。毫不费力地就能被人欣赏,名字也被记入了镜台的册子里。静静地倚靠在月夜的草阶上,花朵正半开着,散发着香甜的气味。幽雅的韵味冷清,与紫色的琼花相比,已经自觉显得俗气。细细的花瓣可以轻易握住,像雪一样的横枝,斜斜地缠绕着浓绿的叶子。误入了疲惫孤寂的馆舍,轻轻敲打竹子。仿佛是头发乱了的人,已然难以再续汉宫的情缘。清晨露水下,空自思念那个人的妆束。

注释

  • :指一丛或一束。
  • 砻磨:指磨砺,这里引申为不费气力。
  • 镜台奁录:古代用来放置镜子的台子,奁录指的是记载的册子。
  • 莎阶:指用莎草铺成的台阶。
  • 香粟:指香气四溢的植物,可能指花的香气。
  • 紫琼:指紫色的美玉或花朵。
  • 倦眠孤馆:指疲惫的居所。
  • 汉宫:指汉朝的宫殿,这里引申为离别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时翔,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感,风格清丽。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文学繁荣的时期,诗人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反映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诗歌鉴赏

《露华》是一首颇具细腻情感的古典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一簇植物的生长、花开的细腻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孤寂生活的感慨。开篇的“墙根一簇”便迅速引入了读者的视觉感受,生动地展示了植物的生机。接着“渐碧叶抽苗,淡洁如玉”以生动的比喻将植物的美丽形象化,仿佛让人看到那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诗中多次提到的“幽韵冷”与“纤纤可许偷握”,使得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交织在一起。诗人的情感在对自然的描绘中流露无遗,同时也隐含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最后几句中,诗人回忆起过去,感叹人去汉宫难续,给全诗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处理得十分精妙,句式工整,韵律和谐,使得整首诗在朗朗上口的同时,更增添了诗意的流动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墙根一簇:在墙根下有一丛植物,立刻引起读者的注意。
  2. 渐碧叶抽苗,淡洁如玉:描写新芽抽出,叶子渐渐变绿,花朵洁白如玉,表现出植物的生机与美丽。
  3. 不费砻磨,名入镜台奁录:植物自然生长,无需人工雕琢,已经被认定为美的象征。
  4. 悄倚月夜莎阶:在月夜中,安静地倚靠在用莎草铺成的台阶上,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5. 粉绽半含香粟:花朵刚刚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象征着生命的芳香与美好。
  6. 幽韵冷,同时紫琼,已自嫌俗:幽雅的气韵显得冷清,与紫花相比,诗人自觉显得平庸。
  7. 纤纤可许偷握:细腻的花瓣,让人想要轻轻握住,体现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8. 正雪样横枝,斜绾浓绿:枝条如雪般洁白,与浓绿的叶子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9. 误向倦眠孤馆,除下敲竹:不小心进入了孤独的居所,轻轻敲打竹子,表达内心的孤寂。
  10. 仿佛堕折搔头,人去汉宫难续:想象自己如同头发凌乱的人,已无法再续昔日的情缘。
  11. 清露底,空思个侬妆束:在清晨露水之下,空自思念那个人的模样,表露出对逝去情感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淡洁如玉”,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花朵的美。
  • 拟人:如“幽韵冷”,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正雪样横枝,斜绾浓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个人情感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和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墙根:象征稳固与隐秘的环境,暗示隐逸生活。
  • 碧叶、洁花:代表生命的美好与清新,传达诗人的美好向往。
  • 月夜、莎阶: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反映内心的孤独。
  • 清露:象征清新与纯洁,隐喻思念之情的清新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淡洁如玉”所指的是: A. 叶子 B. 花朵 C. 土壤 D. 水

  2. “幽韵冷”中的“冷”指的是: A. 气温低 B. 寂静 C. 心情冷清 D. 植物不生长

  3. 诗人想念的“侬妆束”可能指的是: A. 自然景物 B. 过去的情人 C. 诗人的朋友 D. 家乡的风景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具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感情的流露。
  • 杜甫的《春望》: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的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时翔的《露华》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但王时翔更偏向自然意象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直白表达,展现出不同的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读》
  • 《古典诗词鉴赏词典》
  • 《王时翔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踏莎行 踏莎行·游秦园 踏莎行 踏莎行 其五 踏莎行 于少保石将军 踏莎行 韫林为余书小青诗,仍属余代题 踏莎行 踏莎行 赏牡丹 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 踏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回想 铜叶 方外之国 黄字旁的字 包含疤的词语有哪些 喧嚣一时 传为佳话 包含析的成语 洪仁 亏于一篑 邑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一卒之田 儿字旁的字 伴食宰相 双开头的成语 见智见仁 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