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7:06
一痕轻软,受尽日沈沈,禅榻香满。
别样珑松,小擘露华犹泫。
斜挑玉柱停匀,握处兜罗难辨。
幽佳地,龙涎罢烧,银叶微暖。
空空妙手亲按。是金粟如来,曾现好相曾现。
祗树天花,一种庄严谁见。
想因特地拈花,悟出真如不染。
维摩室,茶瓯经卷相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轻柔而宁静的场景,阳光透过轻薄的云层,洒在禅榻上,散发出香气。松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玲珑,露珠犹如泪水般晶莹剔透。玉柱斜挑,光影交错,难以分辨手中握住的是什么。幽静的地方,龙涎香已散去,银色的叶子依然微暖。空灵的手轻轻按压,金色的粟米如来,曾有过美好的模样。祗树下的天花,庄严而鲜见。想必是特意拈花来悟道,领会真理的无染无碍。维摩的室内,茶杯与经卷相伴。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而充满哲理,关注社会现实,倡导变革,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龚自珍的晚期,正值他对人生、信仰与艺术的深入思索之时。诗中体现了他对佛教哲理的理解和对人生真谛的追寻。
《露华 輠孔手》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细腻观察。诗的开篇用“轻软”与“日沈沈”构建出一种柔和而幽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静谧。接下来的意象,如“禅榻香满”,更增强了这种宁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在诗中,作者通过“别样珑松”和“小擘露华犹泫”描绘了自然界的细腻之美,露珠如泪,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对生命的感悟。接下来的“斜挑玉柱停匀”,则展现了静谧中潜藏的动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诗中提及的“空空妙手亲按”,使人联想到一种无为而治的境界,表现了作者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融汇。最后的“维摩室,茶瓯经卷相伴”,则暗示了内心的修行与追求,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寻求着心灵的宁静与智慧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透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思索,探讨人生的真谛,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追求宁静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涎”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香料
C. 一种饮料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社会现实
B. 自然景观
C. 人生哲理
“空空妙手亲按”中的“空空”意味着什么?
A. 空虚
B. 无为
C. 贫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