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三峰阁和李六台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03:03:59

诗句

重阳登阁当登台,绝国风烟短鬓催。

槛外江涛连雨急,尊前山翠接天来。

吾衰已谢周公梦,客赋无惭李白才。

若使柴桑归更晚,荒芜宁有菊花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3:59

原文展示:

重阳登阁当登台,绝国风烟短鬓催。
槛外江涛连雨急,尊前山翠接天来。
吾衰已谢周公梦,客赋无惭李白才。
若使柴桑归更晚,荒芜宁有菊花开。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我登上阁楼,正该向高处登台。
国中的风景已被短暂的秋霜催促得模糊不清。
窗外的江水如同急雨般奔流不息,
酒杯前的山色显得愈加苍翠,直接天际。
我已衰老,无法再做周公的美梦,
作为客人,写诗时也不觉得羞愧于李白的才华。
如果柴桑的归期再晚些,
那荒芜之地又怎会有菊花开放?

注释: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代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指高楼,通常用于观景。
  • 绝国:指国土风景的消逝,象征着短暂的美好。
  • 周公梦:指梦见周公,周公是周朝的贤臣,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 李白: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卓越的才华著称。
  • 柴桑:指柴桑山,古人常在秋天赏菊,此处有归隐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直,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追求诗歌的音韵美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之际,诗人登阁远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人生的无常。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与诗人的个人情感交织,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重阳节的登高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思考。开篇“重阳登阁当登台”,便设定了时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接着,诗人用“绝国风烟短鬓催”来描绘眼前的景象,既有对秋景的直接描绘,又蕴含了对社会现状的警惕,暗示着风景虽美却难以长久,时光流逝令人感到悲伤。

“槛外江涛连雨急,尊前山翠接天来”两句,描绘了窗外的江水奔涌和山色苍翠的景象,这种对比呈现出一种动与静的和谐美,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接下来的“吾衰已谢周公梦”,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无奈与对美好理想的失去,表现了内心的无惭与自卑。

最后两句“若使柴桑归更晚,荒芜宁有菊花开”,更是对未来的深切思考,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反思,若不珍惜时光,理想与美好终将消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阳登阁当登台:重阳节时,登高望远,呼应节日的传统。
  2. 绝国风烟短鬓催:国土的美景已被秋霜所侵扰,暗指人生短暂。
  3. 槛外江涛连雨急:窗外江水翻滚,象征着时光的急促。
  4. 尊前山翠接天来:酒杯前的山色苍翠,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5. 吾衰已谢周公梦:年纪渐长,已无法再梦见理想。
  6. 客赋无惭李白才:自谦于李白的才华,表达了诗人的敬仰。
  7. 若使柴桑归更晚:如果归期再晚,暗示对未来的忧虑。
  8. 荒芜宁有菊花开:荒凉的地方若不珍惜,终无菊花绽放之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涛连雨急,山翠接天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做比较,深化了诗意。
  • 象征: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探讨人生的短暂与追求理想的无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出人生哲理与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重阳:象征着团圆与思乡。
  2. :代表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3. 江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4. 山翠: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5. 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又称为哪一天?

    • A. 八月十五
    • B. 九月初九
    • C. 十二月初八
    • D. 正月初一
  2. “吾衰已谢周公梦”中的“周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诗人
    • B. 明代皇帝
    • C. 周朝的贤臣
    • D.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3. “荒芜宁有菊花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怀疑
    • C. 无奈
    • D. 愉悦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胡直的《九日三峰阁和李六台二首 其一》更注重个人的情感表达,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两首诗都在重阳节这个时间节点上,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人生的无常,但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胡直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重阳节习俗与文化》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春雨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 书事 昼睡 晚起 深居 岁暮书怀 闲游四首 其三 秋晚 送王嘉叟编修出佐南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欲速则不达 川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四翁 说诱 两点水的字 马记 如花似锦 氏字旁的字 包含陟的成语 包含搒的词语有哪些 鳞集麇至 中雪 孜孜不倦 平平整整 包含涓的成语 逾山越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