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留都瀛洲会集呈诸馆丈》

时间: 2025-05-02 20:43:58

诗句

石渠仙署接朝阳,绮席秋开白玉堂。

九日风烟吴禁苑,两都宾主汉词章。

城依双阙盘龙虎,池绕高台集凤凰。

馆阁先朝多故事,群公勋业踵三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3:58

原文展示:

九日留都瀛洲会集呈诸馆丈
——于慎行〔明代〕

石渠仙署接朝阳,
绮席秋开白玉堂。
九日风烟吴禁苑,
两都宾主汉词章。
城依双阙盘龙虎,
池绕高台集凤凰。
馆阁先朝多故事,
群公勋业踵三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聚会场景。在朝阳的照耀下,石渠仙署与白玉大厅交相辉映,绮丽的席子在秋天铺展开来。重阳节的烟雾笼罩着吴国的禁苑,两座都城的宾客们吟咏汉代的诗词歌赋。城池依偎着两座高耸的阙楼,池水环绕着高台,仿佛凤凰在此集聚。馆阁之中,往朝的故事频频浮现,许多公卿的功业仿佛继承了三位杨氏的辉煌。

注释:

  • 石渠仙署: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高雅的境地。
  • 绮席:华美的席子,代表盛大的聚会。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象征长寿。
  • 吴禁苑:吴国的皇家园林,描绘出古代园林的美丽。
  • 双阙:两座高楼,象征都城的雄伟。
  • 三杨:指三位著名的杨氏,包括杨意、杨炯、杨过等,他们的功业在历史上颇有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慎行(约1560-1620),明代诗人,以清新、流畅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游览及人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时,聚会于留都瀛洲,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之际。此时,诗人结合重阳节的习俗,描绘盛大的聚会场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包含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人文情怀。开篇“石渠仙署接朝阳”便设定了一个高远而明亮的场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中“绮席秋开白玉堂”则展现了聚会的华美与雅致,仿佛让人身临其境。重阳节不仅是一个庆祝长寿的日子,更是亲友相聚、共话往昔的良机。

“九日风烟吴禁苑”一句,描绘了重阳节时的美好景象,烟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此时,宾主之间的汉词章更是让人感受到文化的沉淀和交流的美好。“城依双阙盘龙虎,池绕高台集凤凰”展示了城市的雄伟与繁华,寓意着聚会的盛大与热闹。

最后两句“馆阁先朝多故事,群公勋业踵三杨”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敬仰,表达了对前人功业的赞美与怀念。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对友谊、文化及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渠仙署接朝阳:描绘了在朝阳照耀下的仙人居所,寓意高洁与美好。
  • 绮席秋开白玉堂:华美的席子在秋天铺开,象征着盛大的聚会。
  • 九日风烟吴禁苑:重阳节的烟雾笼罩了吴国的园林,呈现出节日的氛围。
  • 两都宾主汉词章:两座都城的宾客吟诵汉代诗词,体现出文化的传承。
  • 城依双阙盘龙虎:城市的雄伟,阙楼如龙虎盘旋,象征着气势与威严。
  • 池绕高台集凤凰:池水环绕着高台,仿佛凤凰在此聚集,给人以美的联想。
  • 馆阁先朝多故事:馆阁中蕴藏着许多历史故事,体现了历史的厚重。
  • 群公勋业踵三杨:许多公卿的功业继承了三位杨氏的辉煌,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渠仙署比作接朝阳的地方,象征着高洁。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城依双阙”和“池绕高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池水环绕高台,仿佛凤凰聚集,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谊和文化的珍视,展现了重阳节的热闹与美好,以及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渠:象征高洁、雅致的环境。
  • 朝阳:象征希望与光明。
  • 绮席:代表盛会的华丽与热闹。
  • 吴禁苑:体现古代园林的优美与文化底蕴。
  • 双阙、凤凰:象征着雄伟与吉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石渠仙署接朝阳”中的“朝阳”象征什么?

    • A. 黑暗
    • B. 希望
    • C. 过去
    •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三杨”指的是哪三位历史人物?

    • A. 杨过、杨意、杨炯
    • B. 杨贵妃、杨意、杨炯
    • C. 杨意、杨炯、杨修
    • D. 杨过、杨修、杨意

答案:

  1. B (重阳节)
  2. B (希望)
  3. A (杨过、杨意、杨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现了重阳节的思念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兄弟的怀念;而于慎行的《九日留都瀛洲会集呈诸馆丈》则更强调聚会的热闹与文化的传承,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介绍明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古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查询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送魏万之京 隋宫 锦瑟 筹笔驿 春雨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漂母之恩 包含揭的成语 纚纚 众喣飘山 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鬼森森 包含拉的成语 半明半暗 攴字旁的字 哮唬 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惭屋漏 糹字旁的字 束手旁观 阴泄 电讯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