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9:48
君子畏幽独,大廷乃敢言。
小人詟稠众,衾影不可扪。
绳尺君子心,之死靡所夺。
脂韦小人态,临难思苟活。
譬如丹山凤,煌煌世之仪。
蛇蝎藏阴房,白日难逞威。
又如青松枝,经霜不渝色。
厌彼荆棘繁,剪伐何足恤。
缁素既异染,珷瑜仅同形。
泻水一器中,当辨渭与泾。
君子在幽静的环境中心存畏惧,只有在大庭广众之下才敢于发言;而小人则借助众人的聚集而肆意妄为,连床上的影子都无法触摸。君子的内心如同绳尺一样测量严谨,死后也不会受到任何的夺取;小人则如同脂韦那样,面对危险时只想着苟且偷生。就像那凤凰高飞于丹山,象征着世间的仪表;而藏匿于阴暗处的蛇蝎,白天难以显现威力。再像青松的枝叶,经历霜雪却依然保持绿意,厌恶那繁多的荆棘,剪除它们又何足挂齿。黑白之染各有差异,珷瑚与瑜伽在外形上虽相似,但内涵却大相径庭。就像泻水在同一器皿中,应该分清渭河与泾河的水流。
作者介绍:陈学洙,清代诗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诗词及古文。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君子与小人的对比,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追求与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君子行》通过对君子与小人的鲜明对比,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两面。诗中君子的形象高尚而坚定,能够在孤独中保持内心的清明;而小人则投机取巧,依附于他人,缺乏真正的勇气和道德。诗人用丰富的意象,如“丹山凤”和“青松”,展现了君子的理想与追求,而“小人”的比喻则如“蛇蝎藏阴房”,揭示了他们的险恶与卑劣。整首诗充满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卑劣行为的批判,表现出诗人对社会伦理的关怀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对比手法,通过具体的自然形象(如青松、丹山凤)来反映人物的道德品质。同时,整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道德与品德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应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清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君子在何种环境中敢于发言?
A. 大庭广众
B. 幽静之地
C. 家中
D. 朋友面前
小人面对危险时通常怎样?
A. 勇敢面对
B. 逃避
C. 斗争
D. 诚实相告
“青松”象征的是什么?
A. 生命力强
B. 坚韧不屈
C. 友爱
D. 变幻无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