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0:50
危栋势凌空,时有浮云度。
应与楼中僧,去来本无住。
高耸的楼阁直插云霄,偶尔有浮云经过。
应该和楼里的和尚一样,来去之间本无定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体现了佛教中“无常”与“去来无住”的思想,强调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楼中的和尚象征着对这种无常的认知和接受。
作者介绍: 史鉴,明代诗人,其诗风多受佛教和道教影响,常常探讨人生哲学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多有隐居之念,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耸的楼阁和浮云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危栋”象征着人类的追求和成就,而“浮云”则代表着短暂与变化。诗人通过楼中和尚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理解。和尚的来去自如,正是对生命流动性的最好诠释。整体上,诗歌意境深远,给人以哲理的启迪,仿佛引导读者走进一个超然的境界,感受生命的悠长与瞬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借助自然景观引发对生命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危栋”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浮云”主要用于表达什么主题?
诗中和尚的形象象征什么?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竹里馆》相比,两首诗都探讨了隐居与自然的关系,但王维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史鉴则强调生命的无常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