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吴门 十一》

时间: 2025-07-30 15:24:11

诗句

白水青山未尽思,人间天上两霏微。

轻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5:24:11

原文展示:

白水青山未尽思,人间天上两霏微。轻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

白话文翻译:

青山绿水勾起了无尽的思念,人间与天上都笼罩在朦胧之中。轻风细雨中,红泥寺显得格外幽静,不见僧人归来,却见燕子归来。

注释:

  • 白水:清澈的河水。
  • 青山:青翠的山峦。
  • 未尽思:无尽的思念。
  • 霏微:朦胧、模糊的样子。
  • 红泥寺:寺庙的名称,因寺墙用红泥涂抹而得名。
  • 僧归:僧人归来。
  • 燕归:燕子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画家,原名苏玄瑛,字子谷,后改名曼殊,号曼殊室主人。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吴门 十一》是苏曼殊在吴门(今苏州)创作的一组诗中的一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首句“白水青山未尽思”,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抒发了诗人无尽的思念之情。次句“人间天上两霏微”,将人间与天上的景象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朦胧、模糊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美感。后两句“轻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通过对红泥寺的描绘,以及僧人与燕子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水青山未尽思:诗人以白水青山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
  2. 人间天上两霏微:将人间与天上的景象相提并论,营造出一种朦胧、模糊的意境。
  3. 轻风细雨红泥寺:轻风细雨中,红泥寺显得格外幽静,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美感。
  4. 不见僧归见燕归:通过对僧人与燕子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间与天上的景象相提并论,比喻诗人的思念之情如同天上的景象一样朦胧、模糊。
  • 对比:通过僧人与燕子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朦胧、模糊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美感,同时也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 白水青山:代表自然景物,象征着诗人的思念之情。
  • 霏微:代表朦胧、模糊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美感。
  • 红泥寺:代表幽静的寺庙,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美感。
  • 僧归与燕归: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白水青山”象征着什么? A. 自然景物 B. 诗人的思念之情 C. 朦胧的意境 D. 幽静的寺庙

  2. 诗中的“霏微”是什么意思? A. 清晰 B. 朦胧 C. 明亮 D. 幽静

  3. 诗中的“红泥寺”是什么? A. 自然景物 B. 诗人的思念之情 C. 朦胧的意境 D. 幽静的寺庙

  4. 诗中的“僧归”与“燕归”有什么对比意义? A. 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 B. 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 C. 强化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D. 营造了朦胧的意境

答案:1. B 2. B 3. D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曼殊的其他诗作,如《吴门 十》、《吴门 十二》等,都体现了类似的抒情风格。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收录了苏曼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苏曼殊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近代诗歌鉴赏》:介绍了近代诗人的诗歌特点和鉴赏方法,对理解苏曼殊的诗歌有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松滋小酌 闻西师复华州 早发新都驿 长生观观月 秋思 古兴二首各五韵 观梅至花泾高端叔解元见寻 华亭院僧房 樊江观梅 冬夜读书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字旁的字 劲厉 网结尾的成语 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神湛骨寒 噬结尾的成语 两面光 香粳 皮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蜂拥而上 包含狷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痿不忘起 委运 投视 胡言乱道 未有伦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