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行别仲兄》

时间: 2025-04-30 04:47:53

诗句

江城如画一倾杯,乍合仍离倍可哀。

此去孤舟明月夜,排云谁与望楼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47:53

原文展示

东行别仲兄 苏曼殊 〔近代〕

江城如画一倾杯, 乍合仍离倍可哀。 此去孤舟明月夜, 排云谁与望楼台。

白话文翻译

江城美景如画,我举杯一饮而尽, 刚刚相聚又要分离,倍感哀伤。 这次离去,我将独自乘舟在明月之夜, 谁能与我一同仰望那高耸入云的楼台呢?

注释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这里可能指南京。
  • 倾杯:举杯饮酒,表示离别的情感。
  • 乍合仍离:刚刚相聚又要分离。
  • 倍可哀:更加令人感到哀伤。
  • 孤舟:独自一人的船。
  • 排云:冲破云层,形容楼台高耸。
  • 谁与:谁能与我一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翻译家,原名苏戬,字子谷,后改名曼殊,号曼殊室主人。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曼殊在离别之际写给兄长的,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孤独旅程的哀伤和对兄长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江城美景和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孤独旅程的哀伤。诗中“乍合仍离倍可哀”一句,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后两句“此去孤舟明月夜,排云谁与望楼台”,则进一步以孤舟和明月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孤独和无助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兄长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城如画一倾杯:江边的城市美景如画,诗人举杯饮酒,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2. 乍合仍离倍可哀:刚刚相聚又要分离,这种情感更加令人感到哀伤。
  3. 此去孤舟明月夜:诗人即将独自乘舟在明月之夜离去。
  4. 排云谁与望楼台:谁能与诗人一同仰望那高耸入云的楼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江城如画”将江城的美景比喻为画卷,形象生动。
  • 拟人:“排云”将楼台拟人化,形容其高耸入云。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孤独,通过描绘江城美景和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孤独旅程的哀伤和对兄长的思念。

意象分析

  • 江城:美丽的城市,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倾杯:饮酒,象征着离别的情感。
  • 孤舟:独自一人的船,象征着孤独和无助。
  • 明月夜:明亮的夜晚,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思念。
  • 排云:高耸的楼台,象征着诗人的向往和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城如画一倾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伤 C. 平静 D. 愤怒

  2. “乍合仍离倍可哀”中的“乍合仍离”指的是什么? A. 刚刚相聚又要分离 B. 刚刚分离又要相聚 C. 一直相聚 D. 一直分离

  3. “此去孤舟明月夜”中的“孤舟”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快乐 C. 热闹 D. 平静

  4. “排云谁与望楼台”中的“排云”形容的是什么? A. 楼台高耸 B. 云彩美丽 C. 天空广阔 D. 楼台低矮

答案:1. B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与苏曼殊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
  • 王维《送别》:也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可以与苏曼殊的这首诗进行对比。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与苏曼殊《东行别仲兄》: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苏曼殊的诗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苏曼殊诗集》
  • 《中国近代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白海棠 第十七回回前诗 宁府上房对联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 金陵十二钗正册——惜春 金陵十二钗正册——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正册——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正册——妙玉 金陵十二钗正册——李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菌的词语有哪些 诗语 撑霆裂月 媒妁之言 鸟字旁的字 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台兵 系风捕景 心照不宣 万事不求人 海不扬波 吐气扬眉 致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