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海上 一》

时间: 2025-05-07 06:33:28

诗句

绿窗新柳玉台旁,臂上犹闻菽乳香。

毕竟美人知爱国,自将银管学南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3:28

原文展示:

海上 一 苏曼殊 〔近代〕

绿窗新柳玉台旁, 臂上犹闻菽乳香。 毕竟美人知爱国, 自将银管学南唐。

白话文翻译:

在绿窗旁,新柳依依,玉台边上, 手臂上还残留着豆乳的香气。 毕竟美人懂得爱国之情, 自己拿起银管,学习南唐的诗风。

注释:

  1. 绿窗:绿色的窗户,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2. 新柳:初春新长出的柳树,象征生机。
  3. 玉台:华美的台子,这里可能指美人的居所。
  4. 菽乳:豆乳,这里可能指美人的香气。
  5. 银管:指笔,这里指美人学习写诗。
  6. 南唐: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以文学艺术著称,特别是诗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翻译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位美人的生活情趣和她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南唐文化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创作的,通过对美人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她不仅外貌美丽,而且内心充满爱国情怀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美人的生活环境和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她的内外之美。首句“绿窗新柳玉台旁”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绿窗、新柳、玉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次句“臂上犹闻菽乳香”则通过嗅觉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感官体验。后两句“毕竟美人知爱国,自将银管学南唐”则揭示了美人的内心世界,她不仅外表美丽,而且有着高尚的情操和对文学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美人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艺术的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窗新柳玉台旁: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绿窗、新柳、玉台都是春天的象征,共同营造了一个美丽的环境。
  2. 臂上犹闻菽乳香:通过嗅觉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感官体验,同时也暗示了美人的生活细节。
  3. 毕竟美人知爱国:揭示了美人的内心世界,她不仅外表美丽,而且有着高尚的情操。
  4. 自将银管学南唐:展现了美人对文学的热爱,她自己拿起笔学习南唐的诗风,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绿窗新柳”比喻春天的美丽。
  • 拟人:“臂上犹闻菽乳香”中的“犹闻”赋予了手臂以人的感知能力。
  • 对仗:“绿窗新柳”与“玉台旁”,“臂上犹闻”与“菽乳香”形成了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美人的生活环境和行为的描写,展现了她的内外之美,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艺术的尊重。

意象分析:

  • 绿窗、新柳、玉台:春天的象征,美丽的环境。
  • 菽乳香:美人的香气,生活细节的体现。
  • 银管:笔,文学艺术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绿窗新柳”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D. 夏天
  2. “臂上犹闻菽乳香”中的“菽乳”指的是什么? A. 豆乳 B. 牛奶 C. 花香 D. 酒香
  3. 诗中的美人为什么“自将银管学南唐”? A. 因为南唐的诗风 B. 因为南唐的美食 C. 因为南唐的服饰 D. 因为南唐的历史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同样是南唐诗风,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曼殊的《海上 一》与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两者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苏曼殊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美人的生活细节和对文学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收录了苏曼殊的众多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南唐二主词》:收录了南唐李煜和李璟的词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南唐诗风。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翠楼吟 与君忾镇辉重游西樵怀卉华 翠楼吟 胡城东六安舟次得绝句四章,风格清绝,友人为写其意,余赋此词 翠楼吟 翠楼吟 怀花近楼主 翠楼吟 月季 翠楼吟 岁暮江湖,百忧如捣,感时抚己,写之以声 翠楼吟 咏梅树 翠楼吟 显诏为余制漱宋室填词图,漫题一解 翠楼吟 坪石晚春 翠楼吟 秋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情无绪 尽善尽美 单特孑立 舌字旁的字 战械 包含拿的词语有哪些 乃我困汝 洪乔捎书 豕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融裔 土谷 外君子而中小人 包含帑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架海金梁 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