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5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55:14
衣锦军中恨如麻,美酒近难赊。
春衫湿透,唐家司马,不为琵琶。
抱琴却到谁行宿,山影绿窗纱。
夜长天倦,数声檐铁,瘦尽梅花。
在锦衣华服的军中,心中的仇恨如同麻绳般缠绕,想喝美酒却难以求来。
春天的衣衫已被雨水打湿,唐朝的司马氏,不再为琵琶而忧。
怀抱琴音,却不知道今夜谁能陪伴我在宿处,山影映在绿窗纱上。
夜色漫长,天色昏倦,听见檐下几声铁器的叮当声,梅花也因而渐渐凋零。
作者介绍:曹溶,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情感丰富的作品闻名,尤其擅长表现女性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曹溶身处的动荡时期,可能受到战争和个人情感的影响,表现出对人生无常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
《眼儿媚 旅情》是一首深情而忧伤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军旅生涯中的无奈和孤独。开篇以“衣锦军中恨如麻”切入,直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身处华丽的环境中,却无法摆脱仇恨的纠缠。接着,诗人借“美酒近难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无奈,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失落感。
在春天的映衬下,诗人用“春衫湿透”来传达内心的忧愁,仿佛在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提到“唐家司马”,不仅引发历史的联想,也暗示了诗人与历史人物之间的情感共鸣。后两句“抱琴却到谁行宿,山影绿窗纱”更是将孤独与对陪伴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窒息的静谧氛围。
诗的尾声“夜长天倦,数声檐铁,瘦尽梅花”,则以一种凄美的景象结束,深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梅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在动荡岁月中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衣锦”指的是什么?
A. 穿着华丽的衣服
B. 军队的军服
C. 破旧的衣物
诗中提到的“唐家司马”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A. 宋朝
B. 明朝
C. 唐朝
“夜长天倦,数声檐铁”中“檐铁”指的是什么?
A. 檐下的水滴声
B. 铁器的叮当声
C. 斗争的声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