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6:13
留别吴七正字
白居易
成名共记甲科上,
署吏同登芸阁间。
唯是尘心殊道性,
秋蓬常转水长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吴七的友谊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回忆起与吴七一同在科举中成名的往事,和在官署中共赴高楼的经历。尽管他们曾有相同的追求与成就,但诗人内心的尘世烦恼与道德追求却有所不同,仿佛如同秋天的蓬草在水中随波漂流,悠闲而无所依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科举制度是唐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名利和仕途的现象。诗人通过回忆与吴七的往事,表达了对功名与内心追求的反思。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平易近人而广受欢迎。他的作品关注社会民生,语言通俗易懂,体现了其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留别吴七正字》是在白居易与吴七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功名与内心修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流露出诗人对白云苍狗、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反思。诗歌的前两句“成名共记甲科上,署吏同登芸阁间”描绘了诗人与吴七共同追求名利的经历,展现了他们曾经的志向与成就。然而,随后的两句“唯是尘心殊道性,秋蓬常转水长闲”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惑。诗人在成就与内心的道德追求之间,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诗中的意象“秋蓬”与“水长闲”相结合,象征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奈与豁达。秋天的蓬草随水漂流,暗示着生命的漂泊与无常,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不仅是对友谊的留恋,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展现出白居易对世俗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内心道德修养的矛盾,展现出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留别吴七正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甲科”指的是?
a) 科举的最高等级
b) 一种植物
c) 书法作品
d) 官职
诗中“秋蓬常转水长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愁与思念
b) 自得与逍遥
c) 努力与拼搏
d) 愤怒与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留别吴七正字》与李白的《赠友人》在主题上都探讨了友谊与人生。然而,白居易更加注重内心的反思,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与豪情。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