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时间: 2025-05-02 02:11:59

诗句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11:59

原文展示:

晚日金陵岸草平,
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
如西子镜照江城。

白话文翻译:

夕阳下的金陵岸边,草色平淡,落霞映照,水流无情。六朝的繁华已悄然逝去,只有波声在暗暗流淌。如今唯有姑苏台上的明月,像西施的镜子一样照耀着江城。

注释:

  • 金陵:古称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姑苏:指苏州,因其美丽的景色而闻名。
  • 西子:指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六代:指六朝时期,包括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炯,五代时期的诗人,以豪放派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历史兴衰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五代时期,正值历史变迁之际,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通过描绘金陵岸边的黄昏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情绪。诗歌的首句“晚日金陵岸草平”,用简洁的语句勾勒出夕阳下宁静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平和感。接下来的“落霞明,水无情”,则通过对比手法,突显出自然的美丽与无情的水流,仿佛在暗示人事的变迁与无常。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一句,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诗人回首六朝时期的繁华,感叹其已如水般悄然流逝。最后两句“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孤独结合起来,明月照耀下的江城,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历史的浮华与个人的孤独,西施的美丽也与江城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日金陵岸草平:描绘黄昏时分,金陵的河岸草色平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落霞明,水无情:落霞的美丽与水波的冷漠形成对比,暗示人事无常。
  •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回忆六朝的繁华已逝,剩下的只有如波涛般的回响。
  •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唯有明月依旧,像西施的镜子照耀着这座城市,映照出的是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西施的镜子,传达出美丽与孤独的感受。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对仗的修辞,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黄昏。
  • 落霞:美丽而短暂,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 水无情:象征着无情的时间与命运。
  • 明月:象征着希望与孤独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京
    • C. 苏州
    • D. 杭州
  2. “西子镜”中“西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王异
    • B. 甄氏
    • C. 西施
    • D. 貂蝉
  3. 诗中“六代繁华”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汉代
    • B. 六朝时期
    • C. 唐代
    • D. 宋代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欧阳炯与苏轼的作品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欧阳炯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苏轼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态度。两者的风格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 《五代十国诗词集》

相关查询

调笑令 芳草渡 芳草渡 叔由闻西风有怀归之曲,吴波容与,明月依人,感遇成歌,以当秋饯。 芳草渡 江南早春重遇中实感梦而作 芳草渡·彊村见示还乡过碧浪湖作,枨触旧游,百端交集,依韵答寄 芳草 芳草渡 依清真四声和伯越还乡之作 芳草渡 芳草 芳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妆聋做哑 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戴维营 留犊淮南 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急步 谐易 包含赴的词语有哪些 尾页 采字旁的字 场馆 雕梁绣户 風字旁的字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燕雀岂知鸿鹄之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