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1:29
原文展示:
昔者病斯世,庸人常扰之。百物安大化,甚似垂裳时。衮衮元化中,吾生托于兹。学道三十年,今辰聊寡疑。愿言戒迷涂,灵台亦有持。
白话文翻译:
从前我为这个世道感到忧虑,庸人们常常扰乱它。万物在大自然的化育下安然自得,非常像古代帝王无为而治的时候。在浩瀚的宇宙变化中,我的一生寄托于此。学习道义已有三十年,今天终于少了一些疑惑。我愿意告诫自己不要迷失方向,内心也有所坚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对陶渊明《饮酒》诗的和作,表达了对世道的忧虑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祝允明对陶渊明《饮酒》诗的和作,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在明代,社会动荡,文人多有忧国忧民之情,祝允明通过和陶渊明的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世道的忧虑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内心的坚持。诗中“昔者病斯世,庸人常扰之”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而“百物安大化,甚似垂裳时”则寄托了对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后文“学道三十年,今辰聊寡疑”显示了作者长期的修养和对真理的追求,最终“愿言戒迷涂,灵台亦有持”强调了内心的坚定和对正确道路的坚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个人修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世道的忧虑和对个人修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和谐状态的向往和对个人内心坚持的强调,作者展现了对正确道路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庸人常扰之”中的“庸人”指的是什么? A. 有才能的人 B. 平凡的人 C. 领导者 D. 学者
“百物安大化”中的“大化”指的是什么? A. 社会变化 B. 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 C. 个人修养 D. 政治变革
诗中“愿言戒迷涂”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追求名利 B. 警惕迷失方向 C. 放弃学习 D. 逃避现实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