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9:03
原文展示:
送潘景参赴利路帐干 赵师秀 〔宋代〕 蜀道如天远,携家难计程。 不从三峡过,免听几猿声。 戌密野花少,栈虚山雨鸣。 同年同寂寞,此去子成名。
白话文翻译:
蜀道遥远如天际,携家带口难计算行程。 不经过三峡,免得听到几声猿啼。 戌边的野花稀少,栈道空旷山雨鸣响。 同是寂寞之人,此去你将成就名声。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南宋诗人,字子美,号东篱,其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为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潘景参赴任的祝愿和对其前程的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师秀为友人潘景参赴利路帐干(即担任军事或行政职务)而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和边疆的荒凉,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险和边疆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潘景参赴任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诗中“蜀道如天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蜀道的险峻和遥远,而“携家难计程”则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难。后两句通过“不从三峡过,免听几猿声”和“戌密野花少,栈虚山雨鸣”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荒凉和旅途的孤寂。最后两句“同年同寂寞,此去子成名”,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有所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祝愿。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险和边疆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潘景参赴任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有所成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蜀道如天远”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不从三峡过,免听几猿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旅途的期待 B. 对旅途的恐惧 C. 对旅途的厌倦 D. 对旅途的怀念
诗中“同年同寂寞,此去子成名”表达了什么主题? A. 送别 B. 祝愿 C. 怀念 D. 感慨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