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9:53
雪覆西山三顷麦,一犁春雨祝天工。
麦秋幸与人同饱,昔日黄门今老农。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上覆盖着白雪的麦田,田地大约有三顷,春雨耕耘的时节带来了丰收的希望。麦子的丰收让人们得以同享美味,而曾经的黄门如今已成为了辛勤耕作的老农。
本诗并未涉及复杂的典故,但“黄门”一词在古代常用来指代权贵,诗中通过对比描绘了从权贵到农民的身份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以诗、文、词均有成就,尤其以散文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季时节写的,借助自然景象表现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与珍惜。诗人以农田为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情况,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待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怀。
苏辙的《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耕图。诗的开头“雪覆西山三顷麦”,以雪的覆盖暗示冬季的结束,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新一轮的耕作即将开始。接下来的“一犁春雨祝天工”,则通过春雨的滋润,展现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希望与对丰收的美好祝愿。
“麦秋幸与人同饱”一句,诗人不仅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更注重人们的生活和福祉,表达了对众人共享丰收的美好愿望。最后一句“昔日黄门今老农”,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身份的转变,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真实生活,带有些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待,赞美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切关怀与热爱。
《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苏辙
c)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昔日黄门”指的是:
a) 农民
b) 权贵
c) 文人
诗中“春雨”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生机与希望
c) 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