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咏七言十首》

时间: 2025-04-27 08:07:49

诗句

读书十行目俱下,上树百回心尚孩。

君看大年与永叔,当日皆从童子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7:49

原文展示:

杂咏七言十首
——刘克庄

读书十行目俱下,上树百回心尚孩。君看大年与永叔,当日皆从童子来。


白话文翻译:

读书时十行字的内容我都能一目了然,但上树时却反复尝试了百次,心中仍像个孩子一样。你看大年和永叔,当初他们也是从童年时期开始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俱下:都能看懂、理解。
  • :这里指心态像小孩一样,天真无邪。
  • 大年: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在文人中享有很高声誉。
  • 永叔:指苏辙,苏轼的弟弟,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典故解析

  • 大年与永叔:指的是苏轼和苏辙兄弟,他们的成就和影响深远,诗中的提及说明他们的成功与努力的童年经历是相连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石庵,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歌、散文和文论,作品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个人成长的思考在诗中得以体现。通过对比童年与成年的心态,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学习过程的反思。


诗歌鉴赏:

刘克庄在这首诗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学习与成长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对比读书的轻松与上树的困难,表现出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挑战与乐趣。尽管阅读可以迅速理解,但面对实践时往往需要反复尝试,正如“上树百回心尚孩”所传达的那样,成长的过程并不简单,依然需要保持童真的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历史人物苏轼和苏辙,他们的成功经历与自己的学习态度产生共鸣。刘克庄通过此例,强调了从童年时期的学习和探索开始,最终才能达到成就。这不仅是对自己成长的反思,也是对后来者的一种鼓励,提醒大家在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时,保持一颗求知和不怕失败的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成长的思考,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读书十行目俱下:描述了阅读的轻松,十行文字都能一目了然,表明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自信。
  2. 上树百回心尚孩:反映了实践中困难重重,尽管反复尝试,但心态依然天真,说明成长过程中保持纯真和勇气的重要性。
  3. 君看大年与永叔:提到历史人物,强调他们的成就与经历,暗示成功的背后都有艰辛的努力。
  4. 当日皆从童子来:说明他们的成功是从童年时期开始的,鼓励读者珍惜学习的过程。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读书”和“上树”的对比,展示了知识与实践的不同。
  • 比喻:将心态比作小孩,表现出对学习过程中的坚持与天真。
  • 排比: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层次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成长过程中的学习与探索,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实践的必要性,同时也提示人们保持一颗童心,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不失勇气与好奇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读书:象征知识的获取,代表着学习。
  • 上树:象征实践与挑战,体现成长过程中的困难。
  • 童子:象征纯真、天真,提醒人们在成长中要保持初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大年”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2. “上树百回心尚孩”意味着什么?

    • A. 学习容易
    • B. 实践困难
    • C. 成就显著
  3. 诗中提到的“童子”象征什么?

    • A. 纯真
    • B. 年龄
    • C. 学问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这首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和成长的深刻思考,但刘克庄更注重个人的探索和学习,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情感与人生态度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昝舍人锦江泛舟 万安殿夜直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八 观鱼台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济渎 忆王孙 一剪梅·怀旧 昭君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地炉 手不辍卷 计获事足 色字旁的字 过府冲州 花街柳巷 旧恶 孤军独战 龝字旁的字 羞汗 油渍渍 包含东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龄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庇护所 马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