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0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7:49
杂咏七言十首
——刘克庄
读书十行目俱下,上树百回心尚孩。君看大年与永叔,当日皆从童子来。
读书时十行字的内容我都能一目了然,但上树时却反复尝试了百次,心中仍像个孩子一样。你看大年和永叔,当初他们也是从童年时期开始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石庵,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歌、散文和文论,作品风格多样,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个人成长的思考在诗中得以体现。通过对比童年与成年的心态,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学习过程的反思。
刘克庄在这首诗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学习与成长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对比读书的轻松与上树的困难,表现出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挑战与乐趣。尽管阅读可以迅速理解,但面对实践时往往需要反复尝试,正如“上树百回心尚孩”所传达的那样,成长的过程并不简单,依然需要保持童真的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历史人物苏轼和苏辙,他们的成功经历与自己的学习态度产生共鸣。刘克庄通过此例,强调了从童年时期的学习和探索开始,最终才能达到成就。这不仅是对自己成长的反思,也是对后来者的一种鼓励,提醒大家在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时,保持一颗求知和不怕失败的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成长的思考,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成长过程中的学习与探索,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实践的必要性,同时也提示人们保持一颗童心,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不失勇气与好奇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大年”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上树百回心尚孩”意味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童子”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这首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和成长的深刻思考,但刘克庄更注重个人的探索和学习,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情感与人生态度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