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0:2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0:21:47
且然聊尔耳,得也自知之。
独笑真成梦,狂歌或似诗。
照滩禽郭索,烧野得伊尼。
早晚来同醉,僧窗卧虎皮。
虽然这样也只是随便聊聊而已,我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独自一人笑着,真像是在做梦,
狂歌乱唱也许就像诗一样。
在滩边照映着禽鸟,烧野外的火光照亮了我。
早晚我们一起喝醉,僧人的窗前我躺在虎皮上。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居士,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他的诗歌受到王维、白居易等人的影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洒脱与闲适的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中,文人追求的是超脱于世俗的自由与洒脱的生活状态,黄庭坚的诗也体现了这一点。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洒脱而又富有哲理的生活态度。开头的“且然聊尔耳”就表明了他对世俗事物的淡漠与随意,接着的“得也自知之”更是流露出作者的自知之明,既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这种态度在后文中继续展现,诗人以“独笑真成梦”来表达一种对于人生如梦的感慨,似乎在讽刺那些过于较真的人。
“狂歌或似诗”,进一步展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自由态度,狂放不羁的歌声中隐含着诗意,说明他认为生活的美好在于对自我的真实表达。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照滩禽郭索,烧野得伊尼”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出一种诗意的闲适与宁静。
最后两句“早晚来同醉,僧窗卧虎皮”则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快意与惬意,以及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那种超然物外、随性而为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与洒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以及与自然和友人共处的快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狂歌或似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对于诗的贬低
B. 对生活的随意与自在
C. 对饮酒的反感
“照滩禽郭索”中的“滩”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无常
B. 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C. 人生的困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