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梅花七绝》

时间: 2025-05-04 05:58:54

诗句

幽恨清愁几万端,故将巧笑破霜寒。

落英收拾供骚客,秋菊从来不足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8:54

原文展示:

梅花七绝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幽恨清愁几万端,
故将巧笑破霜寒。
落英收拾供骚客,
秋菊从来不足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幽怨和愁苦,似乎有无尽的愁绪。为了驱散这份寒意,作者特意用巧妙的微笑来化解。诗中提到的落花被收拾起来供给骚客们欣赏,而秋天的菊花却始终无法满足诗人的内心渴望。

注释:

  • 幽恨:深藏的怨恨。
  • 清愁:清淡而忧伤的愁苦。
  • 巧笑:灵巧的微笑。
  • 霜寒:寒冷的天气,通常指秋冬时节。
  • 落英:指落下的花朵。
  • 骚客:指喜爱诗词的人,诗人。
  • 秋菊:秋天盛开的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5年-1100年),字子明,号仲明,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七绝闻名。他的作品常带有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借梅花的形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梅花七绝》是陈师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中“幽恨清愁几万端”一句,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焦虑,仿佛这些情绪如同无尽的流水,难以捉摸。接着,他用“巧笑破霜寒”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微笑虽巧妙,却是为了抵御内心的寒冷。

“落英收拾供骚客”,这里的落花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惜别。通过“秋菊从来不足餐”,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内心的失落感,秋菊虽美,却无法填补他内心的空虚和愁苦。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索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恨清愁几万端:描写深藏的怨恨和清晰的愁苦,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2. 故将巧笑破霜寒:用微笑来驱散内心的寒意,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3. 落英收拾供骚客:落花被收集供诗词爱好者欣赏,反映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4. 秋菊从来不足餐:秋天的菊花虽美,但却不能满足内心的渴望,表达了深深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感受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内心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悲凉而又坚韧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
  • 霜寒:代表了内心的孤独与寒冷的情感环境。
  • 秋菊:象征着美好与坚韧,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失落与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恨清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疼痛
    • D. 满足
  2. 诗人用什么来“破霜寒”?

    • A. 泪水
    • B. 酒
    • C. 微笑
    • D. 书信
  3. “秋菊从来不足餐”中的“秋菊”象征着什么?

    • A. 缺乏
    • B. 坚韧
    • C. 美丽
    • D. 失落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寒食诗》
  • 王安石的《梅花》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与陈师道的《梅花七绝》都以梅花为主题,但前者更强调梅花的高洁与坚韧,而后者则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与内心的孤独。两者在意象上的运用和情感的表现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梅花七绝》的深刻意义和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卧疾绝句 秋怀十首 残句:墙头霜下草 送张秀才 病中六首 寄单州吕侍讲 湖上晚归寄诗友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 九日与智叔鵰堂宴集夜归 陈询秀才归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河东狮子吼 小字头的字 人验 礼开头的成语 干烦 包含悬的词语有哪些 用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莲花座 垂帘听决 柳陌花衢 悬瓠 兰蒸椒浆 允执其中 使乖弄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