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9:23
玉簟凉 立秋
作者: 赵熙 〔清代〕
天又新凉。似久别故人,喜会他乡。
梧桐知信息,便暗响银床。
吟蛩深夜咽碧,透断砌草露闻香。
仙梦冷,共画屏无睡,牛女河梁。
吟商。年徂扇底,人老镜中,双鬓色半如霜。
西风催画角,赖大野云黄。
荷花应做怨女,算此后,日褪红装。
将进酒,当早莺迎到春光。
全诗翻译:
又感到初秋的凉意,仿佛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在他乡相会,心中感到欢喜。梧桐树似乎知道我的消息,悄悄地在银床上发出声响。夜深时,虫鸣的声音在夜色中低沉而哽咽,透过石阶的草丛,露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梦中的仙境是如此寒冷,与画屏相伴却无法入睡,牛郎与织女在河梁相会。吟唱着商调,岁月在扇底流逝,镜中映出的是年老的容颜,双鬓已半白如霜。西风催促着画角的鸣响,依赖于广阔的田野和黄昏的云彩。荷花应该是怨女,算来日后,花瓣会褪去红妆。借酒畅饮,期待早春的莺歌相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熙(约1660-约1730),字元卿,号白云,清代著名诗人与画家,以其山水画和诗歌成就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立秋时节,正值季节交替,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人生感慨的思考,同时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玉簟凉 立秋》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凉爽与思乡之情。开篇便以“天又新凉”引入,直接感受到秋季的到来,接着通过“似久别故人”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中,展现了对故人的思念。梧桐树的暗响,虫鸣的哽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又有对人事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年徂扇底,人老镜中”一句,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西风吹响画角,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受到一种急迫的情感。
最后,诗人以“将进酒”的豪情结尾,展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尽管人生短暂,春光易逝,但仍然要珍惜当下,迎接新的希望。这种情感的转变不仅让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也使读者在感慨中感受到一丝温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珍惜当下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天又新凉”中“新凉”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气候?
诗中提到的“牛女”指的是哪个传说?
诗中“西风催画角”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赵熙的《玉簟凉 立秋》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亲友的思念,但赵熙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杜甫则情感更加悲切,反映出社会动荡带来的思乡之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