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4
玉簟凉
己未七夕,和其年韵
作者:徐釚(清代)
菡萏生香。望禁柳烟浓,未似江乡。穿针当此夕,漫亸却钗梁。纵今莲漏夜永,金门客谁许清狂。只别院,有红牙齐拍,同唱伊凉。清光。玉绳低转,银汉斜横,牵起愁海难量。拥衾和月睡,且闲闭云窗。双鱼音信都断,怎能够梦到回廊。风露里,怕天边啼损残妆。
香气四溢的荷花盛开。遥望那禁苑中,柳烟浓重,犹不似江乡的景致。今夕穿针时节,漫不经心地把钗子松开。即便今夜漫长如莲花漏水,金门外的客人又谁能容许我放纵清狂?只是在那独自的院子里,红牙齐声拍打,同唱这凉意。清光之下,玉绳低垂,银河斜横,牵起我无尽的愁绪。拥着被子与月光入睡,暂且闭上云窗。双鱼的音信全无,怎能在梦中回到那回廊?在风露之中,怕是天边的啼声损坏了我的残妆。
作者介绍:
徐釚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爱情、自然及人情,擅长用清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玉簟凉》创作于己未年七夕,七夕是中国传统的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诗人借此时节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思考,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又充满想象的画面。
《玉簟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七夕诗,诗人徐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开头的“菡萏生香”便构建了一种美好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理想的恋爱空间。而接下来的“望禁柳烟浓,未似江乡”则暗示了对自由爱情的向往,禁苑的柳烟浓重,越发显得江乡的自在与惬意,形成鲜明对比。
穿针和钗梁的细节,既是七夕乞巧的传统习俗,也隐喻着女子的情感与思念。诗中“纵今莲漏夜永,金门客谁许清狂”一句,表现了对爱情的无奈与渴求,金门的客人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爱情,令人在夜深人静时倍感孤寂。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刻,尤其在描写月光与孤独的结合时,更显得清冷与凄美。最后的“风露里,怕天边啼损残妆”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对爱情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描绘了一个充满思念与孤独的七夕夜,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菡萏”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在“金门客谁许清狂”中,金门客代表着(__)。
判断题:诗中“风露里,怕天边啼损残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