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元夕题灯龛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4 11:52:26

诗句

围棘侵天催速战,土膏得雨要深耕。

儒风鼎盛田多稼,早愿三边洗甲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2:26

原文展示:

围棘侵天催速战,土膏得雨要深耕。
儒风鼎盛田多稼,早愿三边洗甲兵。

白话文翻译:

围绕着荆棘的地方,天空也被迫催促着打仗,
土地得到了雨水,急需深耕。
儒家风气兴盛,田地里丰收的作物多,
我早就希望三边的士兵能洗去铠甲,停止战争。

注释:

  • 围棘:指荆棘丛生的地方,常用来比喻战争带来的困扰。
  • 催速战:催促快速作战。
  • 土膏:指肥沃的土地。
  • 得雨:得到雨水的滋润。
  • 深耕:深入耕作,培养土地。
  • 儒风鼎盛:指儒家思想盛行。
  • 田多稼:田地里作物丰收。
  • 三边:指国家的边疆地区。
  • 洗甲兵:洗去铠甲的士兵,意指停止战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公许,字子华,号静斋,宋代诗人,精通诗文,风格清新典雅。其诗多描写社会民生,关心国家大事。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时期正值国家在外有敌、内有困扰的动乱时期,作者借诗表达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首句“围棘侵天催速战”以生动的意象揭示了战争的紧迫性,仿佛连天空都因战事而变得阴霾。诗人通过描绘土地的需求与丰收的期待,反映出对民生的关注。“土膏得雨要深耕”表达了对农田的期盼,暗示着只要国家安定,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土地就能得到充分的耕作与发展。

接下来的“儒风鼎盛田多稼”,则表明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推崇,认为文化的繁荣与农业的丰收是密切相关的。在这四句诗中,诗人将自己对国家与人民的关切融合在一起,表露出一种强烈的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的情怀。

最后一句“早愿三边洗甲兵”则是诗的高潮,直接表达了希望战争结束、士兵归乡的愿望。全诗情感真挚,字句间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围棘侵天催速战:荆棘丛生的地方,战争迫在眉睫,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2. 土膏得雨要深耕:土地在雨水滋润下,急需耕作,象征着人民的希望。
  3. 儒风鼎盛田多稼:儒家文化繁荣,田地丰收,反映出理想的社会状态。
  4. 早愿三边洗甲兵:希望边疆士兵能放下武器,回归和平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围棘”比作战争的无情。
  • 对仗:前两句、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 排比:通过多个意象的排列,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战争与农田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围棘:象征着战争与困扰。
  • 土膏: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儒风:象征着文化与道德的力量。
  • 洗甲兵:象征着和平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围棘侵天”是指什么?

    • A. 战争的迫切性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民的欢乐
  2. “土膏得雨要深耕”表达了什么?

    • A. 对土地的渴望
    • B. 对战争的期待
    • C. 对文化的重视
  3. 诗人希望三边洗甲兵的原因是什么?

    • A. 渴望战争胜利
    • B. 渴望和平安宁
    • C. 渴望继续战斗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程公许的《元夕题灯龛四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关注,但程公许更侧重于对和平的渴望,而杜甫则更为沉重,反映出动荡时代的苦难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偈十二首 其一 送伍上舍宁告还乡兼简乃兄缙斋 古路樵归 西宁感怀 咸阳怀古 送进士马克毅还新会 送内父碧筠罗先生还乡 辞众偈 临江仙 闺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灵芜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目不交睫 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快快活活 心声 作开头的成语 鼓字旁的字 高才捷足 文字旁的字 衰飒 釒字旁的字 边祲 气咽声丝 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企慕 門字旁的字 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援之以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