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宁感怀》

时间: 2025-05-07 06:29:34

诗句

西山环绕古西平,番簇相连汉戍营。

秣马征夫思野战,牧牛童子待春耕。

路经三峡风涛急,水满三川月色明。

回首咸阳渺何许,岭猿啼处不胜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9:34

原文展示:

西山环绕古西平,
番簇相连汉戍营。
秣马征夫思野战,
牧牛童子待春耕。
路经三峡风涛急,
水满三川月色明。
回首咸阳渺何许,
岭猿啼处不胜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西山环绕古老的西平,边疆的番族和汉朝的戍守相连。征战的士夫思念着野外的战斗,而牧牛的少年则在期待春天的耕作。途经三峡时,风浪急促,满川的水映照着明亮的月光。回头望去,咸阳已变得渺小无比,山岭间猿猴的啼叫更是让人感伤不已。

注释:

  • 西山:指的是位于西宁周边的山脉。
  • 古西平:古代的西平地区,指代今天的西宁。
  • 番簇:指的是边疆少数民族的聚集。
  • 汉戍营:汉朝时期的防守营地。
  • 秣马:给马匹喂草,准备出征。
  • 征夫:指代征战的士人。
  • 牧牛童子:放牛的少年。
  • 春耕:指春天的耕作。
  • 三峡:长江的三峡,风浪急促。
  • 三川:三条河流,形容水势浩大。
  • 咸阳:古代秦朝的都城,象征故乡。
  • 岭猿:山岭中猿猴的叫声,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鲁能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战乱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鲁能游历西宁期间,表现了他对边疆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映射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西宁感怀》以西宁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通过“西山环绕古西平”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古老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秣马征夫思野战,牧牛童子待春耕”两句,构建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战士们对战斗的渴望,另一方面是乡村少年对耕作的期待,体现了不同生活状态下人们的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三峡的急风浪涛与月色明亮的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最后两句“回首咸阳渺何许,岭猿啼处不胜情”更是情感的高潮,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体上,诗歌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恋恋不舍和对战乱生活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厚。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西山环绕古西平:西山围绕着古老的西平,展现出地理环境的壮丽。
    • 番簇相连汉戍营:少数民族的聚集与汉朝的防守营地相连,显示出边疆的复杂人文。
    • 秣马征夫思野战:征战的士人准备出征,显示出战争的紧迫感。
    • 牧牛童子待春耕:放牛的少年在期待春天的耕作,反映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路经三峡风涛急:经过风浪急促的三峡,暗示人生的曲折。
    • 水满三川月色明:满川的水与明亮的月色相映成趣,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 回首咸阳渺何许:回望故乡咸阳的渺小,表达了离乡之痛。
    • 岭猿啼处不胜情:岭间猿猴的啼叫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情怀。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秣马征夫”与“牧牛童子”,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水满三川”形象地描绘出水势的浩大。
    • 拟人:猿猴的啼叫被赋予情感,增强了思乡的氛围。
  3.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乱生活的感慨,展现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西山:象征坚固与安定,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 征夫:代表着战争与牺牲,体现了诗人的历史责任感。
  • 牧牛童子:象征农村的宁静与希望,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三峡: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曲折,表现了诗人的人生观。
  • 猿啼:传达思乡之情,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山环绕古西平”描绘的是哪个地方?

    • A. 西宁
    • B. 咸阳
    • C. 三峡
    • D. 汉朝
  2. 诗中提到的“牧牛童子”最期待什么?

    • A. 战斗
    • B. 春耕
    • C. 游玩
    • D. 旅行
  3. “岭猿啼处不胜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欢喜
    • B. 思乡
    • C. 疲惫
    • D. 忧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表现对国事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西宁感怀》与《静夜思》:两首诗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西宁感怀》更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的结合,而《静夜思》则更直接地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 解读:鲁能的诗通过描绘环境与对比不同角色的情感,展现了边疆的复杂人情,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是通过月亮的意象直接传达思乡之情,反映出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与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对鲁能及其作品的详细分析。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欣赏与解析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吕】一枝花_为打球子作 【仙吕】一半儿 拨不断·自叹 【仙吕】醉中天 【仙吕】醉扶归 【越调】天净沙_咏秃笠儿深 【双调】拨不断 小桃红·胖妓 拨不断·大鱼 醉中天·咏大蝴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需滞 韦字旁的字 遥芬 六典 巛字旁的字 包含扉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矣的词语有哪些 欢苗爱叶 牛字旁的字 虔竦 曰字旁的字 息怒停瞋 铢量寸度 昭涉 朱衣象笏 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