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59
临江仙十二首 其一
作者: 李慈铭
一枕宿酲莺唤觉,起来扶病闲行。
游丝栏外午风轻。
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
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
夕阳又傍短墙阴。
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
一觉醒来,醉意尚存,黄莺在窗外啼叫。
我缓慢起身,扶着身体在庭院中闲逛。
午后的微风轻轻拂过,
薄薄的人影在罗衫下,恰好映衬着小桃花的明媚。
三十多年的光阴仿佛如梦般流逝,
春天来了又去,情感依旧缠绵。
夕阳再次映照在短墙的阴影里,
墙那边花缺的地方,隐约传来卷帘的声响。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字文杰,号清江,清代诗人。李慈铭的诗风常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善于运用清新自然的意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临江仙》系列诗作多描绘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此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作者借诗表达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这首《临江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受。开篇以“宿酲”引入,既展现了诗人刚醒时的迷糊状态,也暗示了生活中的惬意与醉意。接着,诗人描绘了庭院中轻柔的午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意境。诗中的“小桃”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生命力量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春来春去多情”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三十余年的岁月如梦般虚幻,流转的春天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最后两句则引入了隔墙的声音,在寂静中渗透出一丝生活的细腻与温情,表现了诗人对身边事物的关心与感悟。
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情感细腻丰富,展现了诗人优雅的生活态度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与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生活中细腻情感的体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中提到的“宿酲”是什么意思?
“三十馀年如梦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游丝”指的是什么?
《静夜思》(李白)与《临江仙》在情感表达上均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李慈铭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具有更强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