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十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6 02:18:59

诗句

一枕宿酲莺唤觉,起来扶病闲行。

游丝栏外午风轻。

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

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

夕阳又傍短墙阴。

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59

原文展示:

临江仙十二首 其一
作者: 李慈铭

一枕宿酲莺唤觉,起来扶病闲行。
游丝栏外午风轻。
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
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
夕阳又傍短墙阴。
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

白话文翻译:

一觉醒来,醉意尚存,黄莺在窗外啼叫。
我缓慢起身,扶着身体在庭院中闲逛。
午后的微风轻轻拂过,
薄薄的人影在罗衫下,恰好映衬着小桃花的明媚。
三十多年的光阴仿佛如梦般流逝,
春天来了又去,情感依旧缠绵。
夕阳再次映照在短墙的阴影里,
墙那边花缺的地方,隐约传来卷帘的声响。

注释:

  • 宿酲:宿醉的意思,形容刚睡醒时醉意未消。
  • 扶病:因身体不适而缓慢行走。
  • 游丝:形容细如丝的柳絮或花瓣,轻盈飘动。
  • 罗衫:轻薄的衣服,通常用来描绘女子的服装。
  • 小桃明:指小桃花绽放得鲜艳明亮。
  • 夕阳:傍晚的阳光,代表时光流逝。
  • 卷帘声:指有人卷起窗帘的声音,可能暗示他人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字文杰,号清江,清代诗人。李慈铭的诗风常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善于运用清新自然的意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创作背景:

《临江仙》系列诗作多描绘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此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作者借诗表达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受。开篇以“宿酲”引入,既展现了诗人刚醒时的迷糊状态,也暗示了生活中的惬意与醉意。接着,诗人描绘了庭院中轻柔的午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意境。诗中的“小桃”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生命力量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春来春去多情”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三十余年的岁月如梦般虚幻,流转的春天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最后两句则引入了隔墙的声音,在寂静中渗透出一丝生活的细腻与温情,表现了诗人对身边事物的关心与感悟。

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情感细腻丰富,展现了诗人优雅的生活态度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枕宿酲莺唤觉:清晨醒来,醉意尚存,黄莺在唤醒我。
  2. 起来扶病闲行:起床后我扶着身体,慢慢走动。
  3. 游丝栏外午风轻:午后微风轻轻拂过,细丝般的柳絮在空中游动。
  4. 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薄薄的衣衫映衬着小桃花的明亮影子。
  5. 三十馀年如梦里:三十多年的光阴如梦般流逝。
  6. 春来春去多情:春天来了又去,情感依旧缠绵不绝。
  7. 夕阳又傍短墙阴:夕阳再次映照在短墙的阴影里。
  8. 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墙那边花缺的地方,隐约传来卷帘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宿酲”形象比喻醉意,表现出一种恍惚的状态。
  • 拟人:黄莺“唤觉”使得自然景物有了生命,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如“春来春去”,展示了时光的循环与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与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生活中细腻情感的体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莺:象征春天的到来,生机与希望。
  • 罗衫:代表轻盈与优雅,暗示生活的闲适。
  • 桃花:象征生命的繁荣与美好,春天的花朵常常代表爱情与生命的力量。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宿酲”是什么意思?

    • A. 醉意
    • B. 疲惫
    • C. 清醒
    • D. 快乐
  2. “三十馀年如梦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爱情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游丝”指的是什么?

    • A. 风
    • B. 柳絮
    • C. 花瓣
    • D. 细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静夜思》(李白)与《临江仙》在情感表达上均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李慈铭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具有更强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慈铭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华至青柯坪纪胜 其一 挽孙豹人先生 漫兴三首 其一 感怀二首 游英德碧落洞 幽兰篇 绿珠 安东平 其一 贺新郎 秋日贺大雄结婚 通城山中赴岳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吊死问生 草满囹圄 老在行 包含绞的词语有哪些 坤轴 盛筵易散 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七返丹 嗫呫 诹谘 干字旁的字 赞呗 隶字旁的字 包含撕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股肱耳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