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四》

时间: 2025-05-07 09:05:14

诗句

五霸兵争总祸机,三王仁治但垂衣。

老农不解兴亡事,唯说今年豆角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5:14

原文展示:

五霸兵争总祸机,
三王仁治但垂衣。
老农不解兴亡事,
唯说今年豆角稀。

白话文翻译:

五霸时期的战争争夺,最终带来的是灾祸的根源;而三王时代的仁政,仅仅是表面上的安逸。老农对此却不懂兴亡之事,只是抱怨今年的豆角长得稀少。

注释:

  • 五霸:指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景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景公,他们通过战争和联盟争夺霸权。
  • 三王: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成王,他们实行仁政,国家相对安宁。
  • 兴亡事:指国家的兴起和灭亡的事情。
  • 豆角:一种蔬菜,农民通常用于日常生活,象征着农民对生活的关注。

典故解析:

  • 五霸与三王: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代表了中国古代政治的两个不同阶段:一个是战争频繁的春秋时期,另一个是相对和平的西周时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们的生活影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曹伯启,元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以抒情、咏物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民生困苦,诗人通过历史对比,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历史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对“五霸”和“三王”的对比,揭示出历史的循环和社会的动荡。五霸时期的战争代表着权力的争夺与动乱,而三王的仁治则是对比下的安逸。诗人用“老农”这个形象,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国家兴亡的无奈与无知,表现了他们的生活依然围绕着日常的琐事,表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旁观态度。最后一句“唯说今年豆角稀”则深刻地揭示了农民的生活困境,反映出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普通人仍然关心的是生存与生活质量,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五霸兵争总祸机:历史上五霸的诸侯争战,导致了民众的苦难与国家的动乱。
    • 三王仁治但垂衣:三王时期,表面上看似安定,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 老农不解兴亡事:普通农民并不了解国家的兴亡,只关注自己的生活状况。
    • 唯说今年豆角稀:农民只关心自己田地的收成,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漠然。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历史时期的对比,展示出政治的变化与民生的困境。
    • 象征:豆角象征着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的同情与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动荡时代普通民众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历史的兴亡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 豆角:象征着普通人的生活与生存状态,反映出社会动荡对民生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五霸兵争”中的“五霸”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秦朝
    • B. 春秋时期
    • C. 唐朝
    • D. 明朝
  2. 诗中提到的“老农”对国家兴亡的态度是?

    • A. 掌握历史
    • B. 无所谓
    • C. 深感忧虑
    • D. 积极参与
  3. 诗中“豆角稀”反映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丰收
    • B. 饥荒
    • C. 富裕
    • D. 安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将进酒》,王维的《山居秋暝》等,均涉及对历史、生活的思考。
  • 诗词对比:可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同样关注民生与历史的关系,表达了对国家与人民的关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历史与社会》

相关查询

牧牛图 送范宗晖赴云南从军 和王孟端韵 戏为冥吏判 癸亥三月薄游西湖时阮芸台开府杭州那绎堂尚书亦以谳事驻浙皆己酉同年也却寄以诗 其三 癸亥三月薄游西湖时阮芸台开府杭州那绎堂尚书亦以谳事驻浙皆己酉同年也却寄以诗 其二 癸亥三月薄游西湖时阮芸台开府杭州那绎堂尚书亦以谳事驻浙皆己酉同年也却寄以诗 其一 济南使院玉𤫩珑石 投岳侯 致仕后戏赠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衮衣以归 萝菔 月字旁的字 饐热 旷古一人 施绯拖绿 鹵字旁的字 谬彰 克字旁的字 萍水相逢 包含预的词语有哪些 寸飙 鹬蚌相危 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毒蛇猛兽 龍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