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2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22:13
门外红尘一丈深,开门碧雾秋阴阴。
十年对雪守汉节,三月不肉闻韶音。
风高常与鹤同梦,雨作或听龙一吟。
淮南大隐人所羡,令我不乐思故林。
门外的红尘世界深不见底,打开门却只见秋天的碧雾弥漫。
我在这里十年如一日,守着汉朝的节操,
三个月没有肉食,却能听到春天的乐声。
高风常与仙鹤同做美梦,雨声时常听到龙的吟唱。
淮南的隐士令人羡慕,但我却无法快乐,思念故乡的树林。
张以宁,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表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张以宁的隐居生活中,表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竹轩》一诗通过描绘门外的红尘与门内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开篇以“门外红尘一丈深”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外界的复杂与喧嚣,随后“开门碧雾秋阴阴”则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恬淡。诗中提到的“十年对雪守汉节”,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暗示了他在隐居之际对过往生活的思考和反省。
接下来的内容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风高常与鹤同梦”与“雨作或听龙一吟”都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和谐,显示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而最后一句“淮南大隐人所羡,令我不乐思故林”,则是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理想化与现实中的失落感的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隐逸为主题,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世界的逃避,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红尘”在诗中指代什么?
A. 自然风光
B. 世俗生活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汉节”象征什么?
A. 忍耐与坚守
B. 快乐与欢庆
C. 忘却与逃避
答案: A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情?
A. 对隐士生活的赞美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