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4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40:29
大龙湫
作者: 薛师石 〔宋代〕
昔闻天下山,衡岳称崇丘。
又闻天下水,江汉为巨流。
古有山海经,历历叙九州。
李唐三百载,诗家无一留。
及观郦道元,此地亦不收。
不知诺矩那,何事能穷搜。
我来玄妙境,万丈悬清湫。
石壁去无极,百里弥道周。
云气冒群岫,龙宫深以幽。
轻舆岩壑底,竟日涉溪游。
阴晴异瞻瞩,远近难搜搂。
飘如飞素练,粲若散琳璆。
风掀一潭雨,佛坐四时秋。
喧呼势益骤,光涌声弥吼。
变化有如此,溥博谁与俦。
吾谓神龙力,岂翳人鬼谋。
稽首荷玄遇,久坐劳双眸。
一杯却岚暑,旋步轰雷稠。
以吾澹世虑,欻起杞人忧。
何当骑天狼,满引射斗牛。
我曾听说天下的高山,衡岳被称为崇高的丘陵。
又听说天下的河流,江汉是最为壮阔的水流。
古书《山海经》中,详细描述了九州的地理。
李唐王朝三百年,诗人中没有一位能留下名作。
再看郦道元的作品,这地方也未能收录。
不知诺矩那,又有什么值得我穷究呢?
我来到这神秘的境界,万丈深渊的清湫。
石壁高耸入云,百里大路环绕四周。
云气笼罩着群山,龙宫深邃而幽静。
轻舟在岩壑之间,整日游荡于溪水之中。
阴晴变化各异,远近间难以搜寻。
犹如轻薄的白纱,璀璨如散落的美玉。
风卷起一潭雨,佛像坐镇四季的秋天。
喧闹的气势越发猛烈,光芒与声响交织奔涌。
如此变化,博大精深,谁能与我匹敌?
我认为这是神龙的力量,岂是凡人鬼怪所能谋划的。
我恭敬地感恩于此,久坐使我双眼疲惫。
一杯酒消除炎暑,旋转步伐如轰雷一般浓烈。
我以淡泊的心态,忽然起了杞人的忧虑。
何时我能骑上天狼,满天引射斗牛星?
作者介绍:薛师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山水诗见长,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我国历史上文化艺术发展的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大龙湫的壮丽景色,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对历史的思考。
《大龙湫》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观察,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世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对山河的描述引入,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文历史的反思。李唐三百载的诗人虽多,但佳作难留,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文化的流逝。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愈发深刻。
诗中描绘的龙湫,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万丈悬清湫"与"石壁去无极"等句子,展现出自然的雄伟和浩瀚。在描写云气、风雨的变化时,诗人以生动的比喻传达了大自然的神秘与无常,"飘如飞素练,粲若散琳璆",形象而富有诗意。
最后,诗人以"何当骑天狼,满引射斗牛"的豪情,抒发了对未来的渴望与对宇宙的向往。这种宏大的视野与对时间的思考,构成了整个诗作的情感基调,使其不仅是一首描景诗,更是哲理的探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大龙湫的壮丽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也反映了对人类文化流逝的忧虑,最终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大龙湫》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衡岳”指的是哪座山?
A. 黄山
B. 泰山
C. 衡山
诗中“飘如飞素练”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风
B. 水流
C. 云
诗人对李唐王朝的看法是?
A. 赞美
B. 失望
C. 冷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