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6:38
九日登翠帘山
作者: 林鸿 〔明代〕
翠岭出天中,岧峣到半空。
岁时陶令节,登眺楚人风。
叶尽闻虚籁,天清见断鸿。
别家沧海上,恋阙五云东。
暂就囊萸饮,谁论戏马雄。
醉乡可栖息,浑不记飘蓬。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上翠帘山的情景。山峰高耸入云,似乎直通天际。时值重阳节,登高望远,感受到楚地的风情。树叶已落,听到空中的清脆声响,天空晴朗,看到孤雁飞过。远方的家乡在海上,思念着那五云环绕的宫阙。暂且停下来享用一杯菊花酒,谁会去讨论那骏马的英勇呢?在这醉乡中可以栖息,完全忘却了飘浮不定的生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林鸿,明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反映了诗人登高望远,感受到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九日登翠帘山》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望远时的情感与思绪。开篇即以“翠岭出天中,岧峣到半空”描绘出巍峨的山峦,给人一种高远的视觉感受,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接着,诗人提到“岁时陶令节”,将个人的登高活动与传统节日相结合,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描写秋天的氛围时,诗人通过“叶尽闻虚籁”表达了秋风萧瑟的凄凉感,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思索。尤其是“天清见断鸿”,孤雁的飞翔象征着离别与思乡,使人不禁联想到故乡的情景,增添了几分伤感。最后,作者在饮酒时提到“醉乡可栖息”,显示出他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向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个体情感的深入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人生孤独感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个体情感的深入挖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A. 清明节
B. 重阳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翠岭出天中”中的“翠岭”指的是什么?
A. 绿树
B. 高山
C. 河流
D. 草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