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2:29
九日同林宪副许给谏登明昌塔拜高皇帝玉音
重阳风雨满城边,一笑登临万象先。
玉旨辉煌天九五,珠崖浩瀚地三千。
文明此日开昌运,颂述于时籍大贤。
宝刹云浮空外矗,綵幡风动雾中翩。
赤乌僧定知何日,白马经驼是几年。
老我升高还自下,从君顾后又瞻前。
东来紫气函关满,南望青松短壑悬。
落帽风流知尚健,看花宁惜几留连。
重阳节这天,风雨交加,城市周围显得格外萧瑟,但我依然微笑着登上高塔,心中感到无比欢畅。皇帝的圣旨辉煌闪耀,宛如天上九五之尊,珠崖之地则广袤无边,如同三千大地。今天的文明开启了昌盛的运势,赞颂的诗篇在历史中流传开来。那宝塔仿佛在空中耸立,彩幡在雾中轻盈飘动。赤乌僧,何时你才能知道这一天的意义?白马驼走了多少年?我虽年老,却依然向上攀登,再次回头又展望未来。自东而来的紫气弥漫,南望青松在短暂的山谷中傲然挺立。落下的帽子随风而动,依然显示出我的风流倜傥,看花时又怎能舍得几多留连?
作者介绍:王弘诲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洒脱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诗人通过登塔拜皇,表达了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明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助重阳的节日,抒发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但却充满希望的场景。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对国家盛世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开篇的“重阳风雨满城边”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但随即转入“笑登临万象先”,展现了诗人乐观的态度。接下来的“玉旨辉煌天九五”则突出了皇权的光辉,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诗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老我升高还自下”,一方面表现出年岁的增长,另一方面又揭示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诗人不仅关注外在的环境变化,还深思内心的感受,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最后以“落帽风流知尚健”,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自信,使整首诗在沉重中带有一丝轻松,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诗人在重阳的节日中,既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玉旨辉煌天九五”中的“玉旨”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落帽风流”所表达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弘诲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王弘诲更强调乐观与未来的期待,而杜甫则倾向于对时代的悲观与无奈。两者在风格与情感基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