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42
高秋对凉野,四望何萧瑟。
远见鸣皋山,青峰原上出。
晨兴采薇蕨,向暮归蓬荜。
讵假数挥金,餐和养馀日。
在高秋的季节,凉爽的原野上,四周的景色显得多么萧瑟。远远望去,鸣皋山的青峰从原野中显现出来。早晨起床去采摘薇菜和蕨菜,傍晚时分再回到简陋的茅屋。难道仅凭几分金钱就能换来这样的生活,享受和谐的余生吗?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惟忠,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为人清白,仕途坎坷,经历过多次贬谪,作品风格多变,既有沉郁顿挫的长篇,又有轻松婉约的短诗。
此诗创作于李德裕的晚年,反映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诗中表现了他在高秋时节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秋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开头两联通过“高秋对凉野”和“四望何萧瑟”,设定了一个冷清、萧瑟的自然背景,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接下来“远见鸣皋山,青峰原上出”,通过远山的描写,增添了一分清新与希望。晨起采薇蕨,这一细节显示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一句“讵假数挥金,餐和养馀日”则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思,强调了简单生活的珍贵,表达了对金钱的淡薄态度。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通过反思物质生活传达了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超然的情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样的主题在唐代诗歌中并不常见,李德裕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内心丰富的诗人形象。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反映了对物质生活的淡薄态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中提到的“鸣皋山”象征什么?
A. 物质生活
B. 自然的美
C. 忧伤的情感
答案:B
诗人对金钱的态度是怎样的?
A. 非常重视
B. 轻视
C. 中立
答案:B
“晨兴采薇蕨”这一句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生活态度?
A. 奢华
B. 忙碌
C. 朴素
答案:C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德裕的诗更强调对简单生活的反思,而王维则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另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