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0:1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0:14:15
原文展示:
赠王左丞诗 何逊 〔南北朝〕
櫩外莺啼罢。 园里日光斜。 游鱼乱水叶。 轻燕逐风花。 长墟上寒霭。 晓树没归霞。 九华暮已隐。 抱郁徒交加。
白话文翻译:
屋檐外黄莺的啼声已经停止。 园中斜阳的光辉洒落。 游动的鱼儿在水面上翻腾,搅乱了水面的叶子。 轻盈的燕子追逐着随风飘落的花瓣。 长长的土坡上笼罩着寒冷的雾气。 清晨的树木被归家的霞光遮没。 九华山在暮色中已经隐去。 心中忧郁,徒然交织。
注释:
櫩(yán):屋檐。 莺啼罢:黄莺的啼声停止。 日光斜:斜阳的光辉。 游鱼乱水叶:游动的鱼儿在水面上翻腾,搅乱了水面的叶子。 轻燕逐风花:轻盈的燕子追逐着随风飘落的花瓣。 长墟:长长的土坡。 寒霭:寒冷的雾气。 晓树没归霞:清晨的树木被归家的霞光遮没。 九华:指九华山,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 抱郁:心中忧郁。 徒交加:徒然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约480-530),字子建,南朝梁代文学家,与刘勰、萧统并称“梁代三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是何逊赠给王左丞的作品,王左丞可能是当时的官员,具体生平不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情感。诗中“游鱼乱水叶”和“轻燕逐风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鱼儿和燕子的动态,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长墟上寒霭”和“晓树没归霞”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九华暮已隐,抱郁徒交加”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情感,使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忧郁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游鱼乱水叶”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鱼儿在水面上翻腾,搅乱了水面的叶子。 B. 鱼儿在水底游动,搅动了水底的沙子。 C. 鱼儿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答案:A
诗中“轻燕逐风花”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中“九华暮已隐”象征着什么? A. 事物的消逝 B. 事物的出现 C. 事物的永恒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